首 頁 資訊 評論 藝文 閱讀 非遺 國學 人物 戲劇 國之瑰寶

首頁>文化>人物

葉小文:人生重要階段都有音樂陪伴

2020年08月03日 17:55 | 來源:人民政協(xié)網(wǎng)
分享到: 

▲葉小文,全國政協(xié)委員、全國政協(xié)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滿天星業(yè)余交響樂團團長兼首席大提琴手。曾任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黨組書記,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等。發(fā)表文章數(shù)百篇,出版專著若干部。

▲葉小文,全國政協(xié)委員、全國政協(xié)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滿天星業(yè)余交響樂團團長兼首席大提琴手。曾任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黨組書記,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等。發(fā)表文章數(shù)百篇,出版專著若干部。

說起我與音樂的緣分,我想它是伴隨我一生的。尤其是在我人生的每個重要階段,都有音樂陪伴:作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舉辦讀書活動時,在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任局長的時候,作為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的黨組書記之時,退出領導崗位的一個70歲老頭,以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當下……音樂都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下面就從這五個重要階段,談談我的音樂與人生。

在讀書活動中

自今年4月23日全國政協(xié)委員讀書活動啟動儀式后,全國政協(xié)委員紛紛開展各類線上讀書活動,為建設書香政協(xié)、提高委員思想水平和能力素質、擔負起新時代的職責使命而努力。

其實早在今年2月下旬,因為疫情原因,在委員移動履職平臺上就已經(jīng)開始組建了防控疫情讀書群,委員們在群里積極發(fā)言,讀書互動熱烈。在全國政協(xié)委員讀書活動啟動以后,更是“分門別類”組建讀書群,其中有一個是“國學群”,是專門學習國學并交流心得體會的。

通過學國學,我們可以知道,詩書禮樂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實施教化的基礎,是中國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一直有從孔孟之道以來形成的道德體系和教化途徑,強調潛移默化、以理服人,感人肺腑,動人心弦。禮樂,就是教化的重要手段。《禮記·樂記》說,“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古代先賢重視“樂”,甚至視“樂”和“禮”“刑”“政”的功能一樣,其相輔相成,同等重要。因而,“禮樂”就成了教化道德、促進和睦的重要手段。先人遠去,道理還存。用今天的話可以說“樂以和其聲”,也可以說是支撐人民精神充實、國家強盛的一種“軟實力”。

《禮記·樂記》中關于“樂”還有大量闡述:“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樂統(tǒng)同,禮辨異,禮樂之說,管乎人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

在我們國學群中,領讀學習《論語》的楊朝明委員告訴我們這樣一段話,出自《禮記·經(jīng)解》,“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這讓我想起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先生的雕塑《孔子》,也想起了最簡潔的一句話———“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于是,我便在群里發(fā)言:

“興于詩”,《詩》不就是《詩經(jīng)》嗎?興就是興起、開始、振奮的意思。孔子《八佾》中說:“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表明一個人在國家社會生活中,想要表達自己的思想、待人接物、言辭修身各個方面都應當是從學習《詩經(jīng)》開始,只有這樣的感性語言認識,才會有“美”的感受,才能“繪事后素”,立德修身。今天我們用“中國夢”來激勵人心,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全民族的“興于詩”。

“立于禮”。《禮》即是社會的規(guī)則、儀式、制度。《論語》說:“不學禮,無以立”。學禮守禮,從具體的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嚴格地遵守禮的規(guī)定,才能克己復禮,以正其身,是為立也。今天我們加強制度建設、強調制度自信,一定意義上說也就是新時代的“立于禮”。

“成于樂”。子曰:“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認為,如果一個人為人不仁,那么他所演奏的音樂也將不會是令人愉悅的。更重要的是,《樂》本無經(jīng),而在于人的創(chuàng)造,是建立在《詩》的感性和《禮》的理性基礎之上的升華,是二者相互融合于“人”和“仁”的產(chǎn)物。“興于詩”,“立于禮”當然重要,但“成”卻在于“樂”。在今天看來,“樂”不僅是音樂之“樂”,快樂之“樂”,而是道德的普遍高尚,活力的競相迸發(fā),精神的昂揚向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斷實現(xiàn)的,“安得天下盡歡顏”之“樂”。

之后,楊朝明委員就點評了這段文字。他說:

“小文先生所講極是!詩:詩言志,發(fā)乎情,人之所興也;禮:理也。循理而動,人之所立也;樂:樂也,和也。禮之用,和為貴。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人作為自然的人,有自己的基本情感,但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人有教化修行而立于禮。孔子儒家重禮,不是為禮而禮,他們講禮乃是為按了和,故成于樂。

如小文先生所說,‘樂’不僅是音樂之‘樂’,快樂之‘樂’,而是道德的普遍高尚,活力的競相迸發(fā),精神的昂揚向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斷實現(xiàn)的,‘安得天下盡歡顏’之‘樂’。

禮主分,樂主和。《樂記》說樂通倫理,樂與聲、音不同。廣義的禮也包括樂在內,禮與樂相互為用,中國的禮樂文明就是這樣成就的。”

戚建國委員也給我鼓勵,他說:“為小文解讀點贊。興于詩,當與志相關,詩言志,志于興;立于禮,當與道相關,禮之立,在于大道之行;成于樂,當與和相關,和聲之美、和諧之美,則‘安得天下盡歡顏’。”

當時看到群里兩位委員的點評,我很激動,于是我也回答了楊朝明、戚建國兩位委員:“聞禮樂之道頓悟,聞晨雞之鳴起舞。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我們今天學國學,不妨深悟此九字。”

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沒有美滋養(yǎng)的人生,必然是單調的、干涸的。孔子認為教育是“興于詩”“成于樂”,其中就包含著對美育的重視。2018年8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央美術學院8位老教授回信時還專門強調了這一問題。文以載道,文以傳情,文以植德。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它來自民間、來自大變革的時代,來自全民族精神的激情與蕩漾。偉大的民族,必然創(chuàng)造出壯麗的史詩。

這就是我跟著這些委員們一起讀書、對音樂的一些粗淺體會。

在做宗教方面的工作時

在國家宗教事務局任局長的時候,大塊兒讀書的時間少了很多,多的是以“禮樂”施“樂教”,擼起袖子加油干。在音樂方面,我做了兩件事:一件是倡導佛教音樂,一件是推動佛樂赴臺。

一、 倡導音樂

2006年的首屆世界佛教論壇,37個國家的佛教高僧齊聚中國。我們就想到,能不能舉辦一場佛教交響樂音樂會?于是我就寫了一篇文章,發(fā)表在《人民日報》上,我說:古典交響樂大師亨德爾、巴赫等人的宗教音樂作品,傳世百年,經(jīng)久不衰。人類的心靈原是相通的。歐洲經(jīng)典的交響音樂既然如此成功地演繹過人類“無情世界的感情”“被壓迫生靈的嘆息”,其基本理論和作曲技巧,為何不能為中國佛教音樂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所借鑒呢?何況佛教的音樂世界中,本來就既有菩薩低眉,也有金剛怒目;既有寧靜祥和,也有高亢激越;既有禪悅慧風,又有蓮幢光明;既有“拈花一笑”,又有“大放光明”,本來就需要以一種全方位、多層次的形式來表現(xiàn),應該是一種交響——生命的交響、藝術的交響、和諧的交響。

按照這一理念,我找到作曲家唐建平先生,創(chuàng)作了交響樂《神州和樂》;后又邀請了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來擔任指揮,最后由深圳交響樂團等聯(lián)合演出。除了為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演出外,此后我還帶著樂隊到廣州、上海等地進行了演出。

二、 推動赴臺演出

海峽兩岸分隔已久,怎樣“走到一起”?我曾這樣想:如果“說”不到一起,能不能先“唱”到一起?從“唱”到一起,爭取“說”到一起;從“說”到一起,爭取“想”到一起;從“想”到一起,爭取“干”到一起———兩岸終究還是要走到一起。

我在國家宗教事務局工作時,曾在內地舉辦了一場兩岸佛教展演,邀請了臺灣的高僧們來“唱”。接著有來有往,大陸的佛樂也走進了臺灣。

臺灣的星云法師說,兩岸一家親,總要走到一起,有佛法就有辦法,有佛樂就有歡喜。我們在臺灣佛光山舉辦了兩岸佛樂展演,臺灣與大陸之間雖然海洋遼闊,但中國人血濃于水的感情交流也是阻隔不了的。

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時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是各民主黨派的聯(lián)合黨校,我曾任黨組書記和第一副院長。這個學院社會上的人知道得比較少,如何更好地走近社會?我想起《禮記·樂記》中這樣的話:“地氣上齊,天氣下降,陰陽相摩,天地相蕩,鼓之以雷霆,奮之以風雨,動之以四時,暖之以日月,而百化興焉。如此,則樂者,天地之和也。”這不就是古人對交響樂的描述和想象嗎?這也是中國文化對交響樂的認同和贊賞。

交響樂不僅屬于西方,它一定也屬于中國,而且早就屬于中國。作為以“社會主義”命名的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應該由交響樂來為它“鼓之以雷霆,奮之以風雨,動之以四時,暖之以日月,而百化興焉!”于是,我邀請著名指揮家余隆先生帶著中國愛樂樂團的100多位藝術家來到了學院,演奏一些膾炙人口的國內外交響樂名曲。

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時,我開始學習大提琴。后來機緣巧合下,組建了一個樂團。這個樂團組成人員大多是將軍、部長、教授等,再加上合唱團,有將近200人,我們叫它“三高愛樂之友業(yè)余交響樂團”,我被推薦為團長。這個樂團還在國家大劇院舉辦過兩場音樂會,引起了熱烈的反響。

業(yè)余生活已離不開音樂

退出領導崗位后,以北京、天津等地的原“三高愛樂之友業(yè)余交響樂團”團員為骨干,新增數(shù)名教授,我們又組建了一個“滿天星業(yè)余交響樂團”。這個業(yè)余交響樂團還得到了國家藝術基金資助。我依然擔任團長。如今,我們這個業(yè)余樂團已經(jīng)在100多所大學進行了150多場演出;美國費城交響樂團來華演出時,作為世界頂級的交響樂團,也很高興應邀與我們在北京合演了一場。一個大學生看了演出還當場賦詩:“堪憶昔年往事,扶社稷,勛績良多。韶華逝,青絲華發(fā),未敢忘憂國。”我想,我們不就像蒲公英嗎?滿頭白發(fā)了、成熟了,就變成蒲公英的種子飛到祖國的各地去,再長出新的蒲公英。

抗疫中的音樂云合作

當下,新冠肺炎疫情未消失殆盡,大家依然緊繃抗疫的心弦。

上半年,我找到滿天星業(yè)余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紀玉玨女士,因為不能見面,我就提議,能不能做一個云合作,致敬疫情中的白衣天使。于是,我在家里拉大提琴,紀女士在家里彈鋼琴,我們云合作了一首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云合作由愛奇藝在線上推出后,得到了很多點贊。我想這不僅是為我們,更是為那些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甘于奉獻、勇往直前的白衣天使們!

編輯:楊嵐

關鍵詞:音樂 讀書 中國 學院


人民政協(xié)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1 | 亚洲国产第一福利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日本 | 在线观看精品综合一区 |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