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生態中國>要聞 要聞
聯合國工發組織全球科技創新專家赴四平調研
7月26日,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執行主席孫建,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長三角一體化人才社團聯盟常務副主席、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副秘書長韋學明,中國農科院中咨國業規劃中心總工程師、中國文旅地標評定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楊超,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電子商務運營促進中心主任、影視中心主任奚容華、上海硅酉創業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孔曉斌,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生態旅游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農科院中咨國業規劃中心副總工程師張立強,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電子商務運營促進中心副主任、阿里巴巴服務商周超等一行專家,在民盟四平市委主委徐群麗、副主委秦紅波陪同下,應邀赴吉林四平紅嘴經濟技術開發區考察。圍繞四平現代農業,紅開區下一步健康產業發展定位及北方農機產業創新示范基地合作共建事宜進行座談交流。
紅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付永久,民盟四平市委主委徐群麗,紅開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巍,循環示范園區,區工信局,區經合局,區辦公室負責人參加座談會。王巍詳細介紹了紅開區的基本情況、產業基礎和未來發展方向,重點介紹了北方農機產業創新示范基地進展情況和農機企業發展情況。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執行主席孫建介紹,在2019年8月18日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會期間舉辦的第七屆中國現代農業暨產業化論壇上,全國生態食材評定單位參與發起成立了吉林省現代農業產業聯盟。計劃通過有機質農業種植方式及生態食材品牌的培育,把吉林省的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促進吉林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加快東北經濟全面振興。并建議紅開區依托四平黑土地資源和生態資源,建立健康農業的生產供給模式,以延長生態農產品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為重點,通過紅開區健康產業園的生態食品加工體系,把四平和吉林黑土地高質量農產品打造成生態食材品牌,利用健康農業模式為全國人民提供生態產品和健康產品,適應城鄉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提高生態優質農產品生產和供給能力。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韋學明表示,將借助協會和聯合國工發組織的廣泛影響力,推動雙方在農機、智能制造等領域的深層次合作。建立科技創新、跨界融合基礎上的中醫農業生產模式,解決生態產品的“優質優價”問題。結合中國美食地標、中國文旅地標品牌,拉動紅開區耕育旅游、生態康養板塊發展,推進四平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上海硅酉創業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孔曉斌具體歸納總結雙方合作基礎和優勢,表示合作前景巨大。
徐群麗主委表示將進一步發揮黨派優勢,將全國的高層次專家人才聚集到紅開區,為吉林省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把脈開方。這也是民盟四平市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動社會服務和參政議政提質增效的重要舉措。借助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和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的智庫平臺,從保障糧食安全和健康中國產業兩方面,助推吉林省農業現代化和科技產業轉型升級,帶動長三角地區的高層次人才、優勢資本和產業向吉林省和四平聚集,為吉林省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紅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付永久最后表示,雙方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利用四平黑土地生產的生態農產品優勢,做好生態糧食、生態農副產品的深加工和農業現代化這篇大文章,運用好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這一世界性的開放平臺,夯實雙方在現代農業、現代農機、健康食品和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合作,促進四平健康農業、生態產業發展。(本文由陳天佑、蔣明明、劉長江供稿)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