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品牌興農
鄂爾多斯:讓中國羊絨溫暖全世界
編織擋車工正在工作。 資料圖
羊絨素有“軟黃金”之稱。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的羊絨產量多年來居全球首位,全世界70%的羊絨源自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絨山羊數量最多、產絨量最高的山羊絨優勢產區,約占世界羊絨產量的1/3。
九曲黃河滋潤大漠戈壁,蒼茫天地孕育西部明珠。古老神奇的鄂爾多斯高原不僅因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而聞名于世,也因“鄂爾多斯溫暖全世界”這句響徹大江南北的廣告語而馳名中外。“鄂爾多斯”在蒙古語中的含義是“一個宮殿成群的地方”,恢弘大氣的名字蘊含著東方特有的美好希望。2001年,鄂爾多斯集團所在城市伊克昭盟正式更名為“鄂爾多斯市”,開創了城市以企業為名的先河。立秋之初,記者走進位于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罕臺鎮的羊絨工業園區,探尋這家傳奇企業如何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繼續讓中國羊絨溫暖全世界。
羊絨出口量價齊跌 力保海外客戶
與內蒙古的旅游旺季相同,每年7-9月也是羊絨生產旺季。在鄂爾多斯集團針織二廠內,數百臺德國機器同時開工,工人們正熟練地使用機器編織織片。從90年代一個工人只能操作一臺手搖機器,到現在一個工人可以同時操作6-8臺自動機器,工廠已全部實現自動化,員工收入也大幅提高。針織二廠的女工白冬霞告訴記者:“我是本地人,已經在這里工作20多年,每天可以給60多件羊絨衫套扣、上領,現在每月收入有1萬多元?!?/p>
目前,鄂爾多斯集團羊絨制品年產銷能力達1000萬件以上,分別占據國內40%和世界30%的市場份額,是全球羊絨行業當之無愧的霸主。2019年,鄂爾多斯集團累計出口各類羊絨產品200多萬件,產品銷往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羊絨等外貿產業造成較大沖擊。由于市場受阻,訂單不斷取消,需求大量減少,導致今年的羊絨原料市場價格較去年有了大幅下跌,無毛絨價格較去年同期跌幅在20%-30%之間,預計市場需求與去年相比將減少30%-40%。
據了解,鄂爾多斯集團上半年羊絨產品的海外銷量已較去年同期下降19%。2月,國內門店全部關閉,國內銷量也較去年同期下降67%。3月,有41%的國外客戶提出取消或延緩訂單,經過積極溝通和主動對接,最終確定取消訂單的國外客戶占現有訂單量的6%。集團絨紡事業部副總經理王友坦言:“今年羊絨產品量價齊跌,集團創立多年從未遇到這么大的困難。預計今年羊絨整體銷量還將有20%-30%的下滑。”
面對困境鄂爾多斯集團迎難而上,借此次疫情轉危機為契機,在線上銷售渠道重點發力,打開全渠道、全觸點、全場域的“新零售”銷售模式。通過網絡直播和電商平臺等新興銷售方式,6月,自有品牌的國內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
王友表示,羊絨產業的未來發展空間依然很大,希望今后10年能把鄂爾多斯羊絨產業打造成百億產值。目前,集團有一半的羊絨出口銷售是靠貼牌加工,利潤空間有限,因此提高附加值、打造品牌是未來發展的核心目標。集團現有的5個羊絨品牌都已配備各自的設計師團隊,還聘請了曾經在香奈兒工作過15年的吉樂·杜福爾、與普拉達合作多年的安東尼奧·豐塔納等國際知名設計師擔任設計總監。
抗擊疫情 收儲羊絨 與牧民共渡難關
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許多企業停工停產。大年初三,在鄂爾多斯集團東泉公司車間內,45名紡織工人卻格外忙碌。這次他們生產的不是熟悉的羊絨制品,而是當下防范疫情急需的基礎外用型口罩和基礎性防護服。從大年初三到3月底,集團采購原材料,組織員工使用成衣生產線生產各類防護用品,并迅速送往鄂爾多斯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支援當地。
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林祥親自給合作多年的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社長安永龍夫寫信,請求協調從日本幫助購買防疫物資。2月9日,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捐贈人民幣800萬元,設立鄂爾多斯溫暖基金。據集團員工介紹,截至目前,鄂爾多斯集團在此次抗擊疫情中累計捐出的款物合計達人民幣2700萬元。
作為本土知名企業、國家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內蒙古自治區羊絨產業的“領頭羊”,除自身發展外,鄂爾多斯集團一直秉承為地區經濟獻力的理念,肩負引領產業發展、行業進步和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的重任。
集團每年的原絨收儲量都在4000噸以上,今年在企業面臨訂單縮減的困難時期,為解決廣大牧民賣絨難問題,幫助牧民共渡難關,在收儲量上,依然按照計劃需求全面開展原料收儲工作;在收儲價格上,以略高于市場行情的價格進行統一收購。
自2005年起,鄂爾多斯集團原料分公司開始與市政府合作,先后在鄂托克前旗和鄂托克旗投資幫助牧民修蓋圈養大棚,在鄂托克旗大克泊爾村投資幫助改善牧民圈養條件,致力于改善生態環境和提高農牧民收入。通過對農村牧區的經營輻射和優勢整合,形成環環相扣的產業鏈條和共榮共損的利益共同體,促進羊絨產業和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
同時,集團提出優質優價補貼政策,即每年在市場價格的基礎上,按照不同的羊絨細度分別再給予每公斤5元-100元不等的補貼。在穩定市場行情的基礎上,幫助絨山羊養殖牧戶增收致富。2020年,集團在伊旗敏蓋合作牧場、阿爾巴斯合作牧場、阿拉善合作牧場全面推行優質優價收購政策。目前,收購工作正在進行,收購結束后將根據分梳后的細度指標計算并兌現補貼。
除了在優質羊絨收購方面給予價格傾斜外,集團還對合作牧場和牧戶在超細羊絨牧場建設贊助、牧區貧困大學生資助、牧區重大疾病援助等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并通過向牧戶傳授新技術,在改良牧區草場建設、飼草飼料基地建設、標準化圈舍建設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使牧區養殖更加科學化、信息化。并積極為牧民搞好育種、繁育與牧場建設等各種服務工作,力爭讓廣大牧民享受到更多技術紅利。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進綠色生產和智能制造,在新材料研究和節能技術研究方面不斷推陳出新,加大研發投入,始終保持在羊絨行業的領先話語權,為我們的羊絨品牌賦能。”鄂爾多斯集團技術中心主任高麗忠說。
拓荒棋盤井 發展循環經濟產業
2003年,鄂爾多斯集團硅電聯產項目在鄂托克旗棋盤井工業園區正式開工,憑借一個企業的一己之力打造以循環經濟為特征的重化工業園區,開啟了集團多元化經營和二次創業。
依托當地豐富的資源優勢,秉承高起點設計、高標準建設、高科技裝備、高產業鏈延伸、高度節能環保的新型工業化要求和“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環經濟模式,棋盤井工業園區以煤炭產業為起點、源頭和基礎,電力產業為中樞和“發動機”,帶動硅鐵、硅錳、電石、多晶硅、工業硅、煤化工、天然氣化工成為頗具競爭力的終端環節,實現了上下游產品有序鏈接、多層次利用、轉化增值的循環經濟模式。鄂爾多斯集團也由單一的羊絨產業延伸至煤炭、電力、冶金、化工、能源等各大領域,形成了羊絨紡織服裝、棋盤井循環經濟產業集群和能源化工三大事業板塊,產業涵蓋羊絨服裝、煤炭、電力、冶金、煤化工、氯堿化工、天然氣化工、水泥、多晶硅、地產置業以及海外產業等領域,形成了“多元聯動,多業循環,多極支撐”的經營格局。
如今的棋盤井工業園區已經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和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王友說:“循環經濟和能源產業每年為集團帶來良好收益,強勢支撐起了鄂爾多斯集團的大半壁江山,同時為發家之本的羊絨產業提供資金支持,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成為羊絨產業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p>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羊絨 鄂爾多斯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