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聚焦

“土家向小妹”的“山鄉致富夢”

2020年08月13日 09:31 | 作者:高志民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C20200813007-zx7

“當年,山里貧窮,路難走,即使過年,也有很多打工的人回不了村里。我是農民的女兒,我要回到家鄉,和鄉親們一起致富!我要讓家鄉的綠水青山也變成金山銀山!”被譽為“土家向小妹”的土家女子向常萍告訴記者。

目前,這位曾經在廣東上市公司做部門經理的職業經理人,已經成為品知家聯合創始人、訂單農業事業部總經理,成功轉型為一位“新型職業農民”。

向常萍的家鄉向家寨,山清水秀,氣候宜人,野生獼猴桃資源豐富,是世界獼猴桃發源地保護區域之一,其土壤、氣候條件非常適宜獼猴桃的生長。

但這里由于村落三面環山,交通非常不便。從宜昌出發,兩個小時的山路近半都充斥著“坡陡彎急”的警示,一條一車寬的簡易硬化路穿村而過,也是村民外出唯一的通道。

向常萍的父親向德軍是五峰思搏獼猴桃專業合作社(下稱合作社)的理事長,合作社共有128戶社員,其中45戶都是貧困戶,如何為社員謀一條致富路,是他心里的一塊大石頭。為了擺脫閉塞和貧窮,上世紀90年代,向德軍帶領村民們種植獼猴桃,用竹簍背出山外賣掉,再用賣的錢買水泥,背入山中,修起了寨子里第一條硬化路。

沿著這條路,向常萍走出大山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成為大城市上市公司的高管。現在,向常萍又沿著這條路走回了大山,成了一位“新型職業農民”。不但她回來了,還帶回了山外先進的種植技術和地理標志品牌運營經驗。

在向常萍的聯系下,一批專家走進深山,特別是在地理標志產品種植和培育領域有豐富經驗的農業專家王永一行的來到,為這里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為了進一步提升向家寨獼猴桃的質量規范,專家們對土壤條件進行實時檢測,指導社員及時施用有機肥、農家肥;為滿足安全采摘和長期使用的需求,專家們專門設計了獼猴桃藤蔓架,高度和材質均比普通架子提升了一個等級;手把手指導社員進行枝條修剪,保證獼猴桃不使用膨大劑便可做到個大、味美、全營養。

為保證獼猴桃產品的純天然無公害,整個獼猴桃園都按照野生種植、物理防治的觀念進行管理,所有園區獼猴桃樹不使用農藥、化肥,就連雜草都使用人工鐮刀割草,再作為肥料進行物本還原,補充果樹營養。

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還要加快品牌打造,才能提升品牌知名度,幫助向家寨獼猴桃走出大山,賣個好價錢。向常萍再次將目光瞄向了“北上廣深”。通過品知家推出精準扶貧助農項目———“認養一棵獼猴桃樹,助力一方發展”活動。通過“共享農場”模式,將生活在都市的人與農戶連接起來。

“通過這種方式農戶不再為果實成熟后的銷售問題犯愁,只要專心種植管理獼猴桃,確保獼猴桃果實都能達標。在這種模式的推動下,在2019年水果價格偏低的情況下,我們保證了農戶的利益沒有受到損失。”向常萍介紹說。

向常萍又邀請中共北京市社會服務領域基金會第三聯合委員會、品知家商城、全國綠色農業基地的專家來到了向家寨,開展“健康中國在行動———健康田園”活動,希望通過推廣全面飲食安全,促進鄉村農民致富,減少滯銷果蔬給農民帶來的經濟損失,提高全民健康生活水平。

為進一步打造品牌形象,向常萍還聯系了國內外一線知名設計師和產品開發人員,依托向家寨獨特的土家族文化與獼猴桃元素設計了整套獼猴桃制品商標與包裝,并全部提交了商標申請。

有了商標“身份證”,向家寨獼猴桃的“身價”更上一層樓。“依托于對‘宜昌獼猴桃’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有效開發和維護,今年,合作社獲得了大豐收,所得收益除了維持合作社運營外全部發放給了社員,僅支付打工人員工資就達到了20余萬元,48戶貧困人口基本全部實現了脫貧摘帽的目標。”說起村民們不用背井離鄉外出打工,向常萍高興的臉上像盛開了一朵花。

經過3年發展,目前合作社帶動周邊社員128戶發展獼猴桃265畝,高山紅柿130畝,幫扶貧困戶45戶。在合作社的引領下全縣人工種植獼猴桃面積逐年擴大,有效地帶動了當地的產業發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眾多村民因此脫貧。向常萍也被評為“2019五峰縣第五屆鄉土拔尖人才”。

最讓向常萍開心的是,“有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出去打工了,愿意留住合作社工作,合作社給的工資和分紅加起來,賺得比山外還高,以后娃兒每天都能見到爸媽,開心得不得了。”

編輯:秦云

關鍵詞:土家向小妹 向常萍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天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 婷婷精品人人爱视频 | 欧美日韩日本在线观看A |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日韩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 尤物国产区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