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綠·人物
賴維磊:致力于守護家鄉的山山水水
賴維磊正在查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運行狀況。
“這個生活污水處理站就像個水上小花園。自從建了這種池子,生活污水得到集中處理,生活環境大為改觀。特別是夏天,再也聞不到臭味了,蒼蠅蚊蟲都少了很多。”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高湖鎮古楠村村民鐘英華這樣評價村里的生活污水處理工程。走進村里,生活污水處理站宛若花園景觀,池子里的美人蕉、鳶尾、菖蒲等簇簇綠色植物長勢喜人。
而得到村民稱贊和認可的這種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正是來自宜春市靖安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監測站站長賴維磊的手筆。
1981年出生的賴維磊,生于靖安、長于靖安,他對家鄉的生態環境保護事業情有獨鐘。2004年從南昌大學環境工程畢業后,他毅然回到家鄉成為一名“環保衛士”。
為推進靖安的水環境保護,賴維磊憑借自身過硬的專業素質和刻苦鉆研的優秀品質,堅持不懈地開拓污染治理新思路。2012年,他結合靖安實際,因地制宜,創新探索出適合當地實際的農村污水處理模式“平流生物濾床+人工濕地或氧化塘”二級處理工藝,在全省率先實施鎮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建設。
隨后經過不斷認證及考察,2017年,賴維磊在原有利用天然濕地改造的基礎上,又結合農村管網“雨污分流”改造、畜禽養殖禁養區退養以及新農村改水、改廁等,引進了“隔油沉沙+多功能處理池+微生物濾床+旱溪處理”工藝,指導全縣建成鎮、村生活污水處理站70余座,建設配套管網70余千米,覆蓋全縣11個鄉鎮集鎮以及近46個行政村,處理后水質可達到《江西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相關標準,通過實際運用取得明顯效果。
賴維磊還在全省率先提出并推行了“環保預審”工作制度,對擬建項目是否符合環保法規政策、環境風險、污染防治等方面進行預審。2015年,他主持編制了江西首個縣級環保負面清單《靖安縣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負面清單》,共涉及11個行業97類項目,凡是列入負面清單的堅決不予引進,先后否決了印染、鉛蓄電池等90多家累計投資120億元的項目落戶,為靖安縣生態環境騰出了容量,減少了后續污染治理的壓力。
作為靖安縣環境監測站站長,賴維磊有個習慣,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查看靖安空氣質量指標數據是否有異常。為了解決靖安空氣中臭氧濃度偏高的問題,賴維磊一直心存壓力,他和同事們通過對涉VOC 、氮氧化物企業提出污染防治要求,嚴格控制新上涉VOC項目等措施,靖安臭氧濃度有所下降,但超標現象仍然存在。
“臭氧問題是當前面臨的環保新課題,臭氧污染綜合治理措施需要我們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一步研究探索。所以我也在不斷提醒自己,作為一名環保工作者,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專業化、職業化水平?!辟嚲S磊說。今年以來,靖安加強與專業機構合作,提出科學、精準、有效的臭氧防控措施,努力打好藍天保衛戰。
在靖安工作的10多年時間里,賴維磊扎根基層,科學務實,足跡踏遍了全縣11個鄉鎮,對全縣村鎮環境現狀了如指掌。他始終搶抓國家政策機遇,時刻關注和了解國家及省重點扶持的行業和領域,掌握資金投向,為推動當地生態保護工作創造條件。近幾年,他先后獨立編制了《靖安縣農村環境綜合治理連片整治示范項目》等,申報并獲得中央、省專項資金支持。
“說實話,從事環保工作辛苦,責任大,壓力大。但每當聽到老百姓說靖安的空氣越來越好,水質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好,群眾幸福感和生態環境滿意度不斷提升,讓我很有成就感?!辟嚲S磊說,他會一直致力于守護家鄉的山山水水,讓人們擁有更多的藍天白云、青山綠水。
編輯:秦云
關鍵詞:賴維磊 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