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農業科技
智慧能源驅動高品質小康生活
從點亮一盞燈到驅動一座城,電力能源在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今年,國家電網公司與天津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推動國網戰略率先在津落地,國網天津電力發揚“推土機”勁頭,全力打造能源革命先鋒城市,助力天津煥發出高質量發展的新活力。國網天津電力公司實施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到2019年底實現了天津市城鄉電網一體化。
于波介紹農村電網改造情況。
8月18日,在國網天津綜合能源服務中心,國網天津綜合能源服務公司項目負責人在談及智慧能源助力鄉村振興時介紹,國網天津電力公司實施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到2019年底實現了天津市城鄉電網一體化。2019年新增輸電線路395.5公里,農村戶均容量從2017年的2.4千伏安增加到2019年的4.58千伏安,農村地區的平均停電次數由2018年的2.753次降至2020年的1.44次。這說明,農村家庭可以同時使用多種電器,停電次數也少多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質量均有提高。
零能耗智能建筑。
在空氣宜人的中新天津生態城,零能耗智慧建筑展示著能源消費新模式。建筑通過在屋頂、路面等可用空間鋪設光伏板,配合儲能設備構建起微電網,實現建筑用能自給自足和余電上網。建筑內安裝了自主研發的家庭能源路由器,根據需要自動啟動熱水器、洗衣機等家用電器,實現家庭能源智能管理,還安裝了智能量測系統,居民可以通過手機隨時查看每個電器的實時能耗和用電分析,參考節能建議,實現了居民用能的“管家式”服務。
甘露溪公園的光伏座椅。
在中新天津生態城甘露溪公園,光伏座椅、智慧路燈、光伏垃圾箱、光伏路面組成的智慧能源公建為市民帶來了全新體驗。在光伏座椅的接口上為手機充電,連上智慧路燈的無線熱點暢享網絡資訊,這些“跨界服務”讓市民出行不再有后顧之憂。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園內清潔能源發出的電量可以完全滿足周邊公用設施的用電需求,智慧路燈搭載了視頻監控、PM2.5監測等十多項功能,為服務社會治理和生態民生提供了新的經驗。
張黎明介紹帶點作業機器人。
保障對居民的可靠供電,充分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對于電力的需求,同樣離不開安全高效的電網運維工作,在綜合能源服務中心展廳,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引人關注。項目牽頭人——“時代楷模”、“改革先鋒”、國網天津濱海公司配電搶修班班長張黎明表示,從第一代到第四代,人工智能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實現了從理念到現實的突破、從一般設計到精致研發的升級,如今已經應用到了智慧能源小鎮的帶電作業工作中,并在國內15個省市得到了推廣應用。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智慧 天津 驅動 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