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綠·能源
改善能源結構帶來綠色生態經濟
磨豆山的“大風車”磨出“金山銀山”“大風車”迎風飛旋,滿山杜鵑延綿起伏,漫山草甸綠意蔥蔥。時逢周末,位于云南省玉溪市華寧縣的磨豆山登山公路上,車輛來往不絕,騎行愛好者三五成群。如今的磨豆山,已成為游人日常休閑的好去處,“春觀山花、夏望云海、秋看格桑、冬賞飛雪”,四季美景變換,美不勝收。
2012年,一條公路盤旋而上,隨后云南省玉溪市首個“生態”標桿風電項目——中廣核新能源云南磨豆山風電場建成。隨著山頭風葉轉動起來的,不僅是云溪市能源結構的改善,也形成了當地生態、經濟、旅游融為一體的綠色生態經濟發展模式。
盡管磨豆山毗鄰我國最大高原深水湖撫仙湖,且享有華寧第一高峰的美譽,但一直以來,這里人跡罕見,優越的生態資源難以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優勢。
2012 年,由云南省發展改革委批準,華寧縣政府以“資源招商”的方式引入中廣核建設玉溪市首個風力發電場——中廣核磨豆山風力發電場。
在為期12個月的工期后,磨豆山風電場正式開始運營,巨大的風葉將綠色的風能源源不斷地轉化為電能。中廣核員工介紹,磨豆山山頂風力資源豐富,風電場理論年發電量可達 21927.6 萬 kW·h,年上網電量達 11035 萬 kW·h。
磨豆山風電場場長沈鳴翔介紹,風電場的建成,對優化當地能源結構、減少化石能源消耗、緩解環境污染壓力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數據顯示,磨豆山風電場項目年上網電量相當于年節約標煤 4.86 萬噸(按 360g/kW·h 計算),節約淡水約 40 萬立方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9.26 萬噸,減少灰渣 1.67 萬噸。
近年來,駐扎在磨豆山上的風電場員工時常可以看到白腹錦雞等珍稀野生動物從面前竄過,有時甚至還能在監控視頻上看到野生豹貓的蹤跡。
據介紹,在風電項目開發過程中,華寧縣還盡可能保留現有耕地和林地,并在施工后對被破壞的植被進行生態恢復。同時,與當地林業部門加強配合,防止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行為的發生。
正是實現了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磨豆山有了越來越多的美麗風景,旅游價值大幅提升,有效拉動了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
編輯:秦云
關鍵詞:云南磨豆山風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