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從源頭到終端
把節約措施滲透到每一個環節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做出關于“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的重要指示,全聯農業產業商會秘書長郭樹告訴記者,作為以農業龍頭企業為主體的全國性行業商會,全聯農業產業商會自誕生之日起就與“三農”緊密相關,為提升農業發展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郭樹表示,農產品生產是一條漫長的鏈條,節約糧食的行動需要貫穿產業鏈始末,因此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看似面向廣大消費者,號召在餐飲終端杜絕浪費,但更需要我們整個農業產業的從業者一起行動起來,把節約的習慣與措施滲透到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中去,從源頭開始助力國家糧食安全水平的提升。
在生產源頭推進高效綠色生產
今年7月,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的意見》,列出了11項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其中第一項就是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出“開展整治田塊、建設灌排設施、整修田間道路等工程,支持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目標是到2022年建成10億畝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這項政策的出臺指明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方向——生產穩定、高效環保。這不僅是政策導向,也是行業發展趨勢。
作為農業生產企業,如果能更好地理解并把握這一趨勢,增加在農業科技、節水灌溉、生態改造等方面的關注與投入,并把握物聯網、大數據、新型肥料、育種技術等領域的發展動向,積極運用新科技來提高生產的效率與穩定性,那么這不僅意味著企業自身的升級,也提升了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從根源上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支持與助力。
在流通環節減少損耗浪費
由于流通環節多、冷鏈倉儲等基礎設施不完善,中國的果蔬等生鮮農產品流通損耗率高達20%至30%,大量的農產品未到餐桌已被浪費。不僅如此,因為生產基地缺少倉儲設備,農產品大量上市后必須在短時間內售出,壓低了銷售價格,甚至造成滯銷,直接損害農民利益。而提升全社會流通效率,需要政府與企業形成合力。
在此背景下,國家已將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列為農業補短板的重點工程,支持建設一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作為農業企業,應結合政策導向與自身業務需求,積極參與流通環節的改造,尤其是接近生產源頭的地方主管部門與農業生產企業,需更加重視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等基礎設施的投入與建設,這不僅有利于減低企業自身的運營損耗,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也是減少農產品浪費的必要舉措。
銷售端加強消費者教育與產品分級
由于我國消費者對于糧食產品存在過分追求精、細、白的消費誤區,企業糧食過度加工嚴重,成品糧出品率相對較低。同時,在消費升級趨勢下,消費者對果蔬品相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使得零售階段的果蔬損耗大大提升。在此背景下,一方面需要宣傳正確的消費觀念,逐步引導消費偏好的轉變;另一方面需要加工環節給予更好的配合,通過分級分選、深加工、副產品開發等措施,實現物盡其用,減少原材料浪費。
編輯:秦云
關鍵詞:農業 企業 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