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人民美術出版社舉辦《問學:汪碧剛書法集》首發式暨學術研討會
人民政協網9月5日電(記者姜貴東)九月五日,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北京世紀名人國際書畫院在人民美術出版社(人美學院)舉辦《問學:汪碧剛書法集》首發式暨“道技并重”新時代書法發展研討會。中宣部、中國社科院、中國文聯、中國作協、中國書協、中國評協、國防大學、清華大學、安徽大學等單位有關領導和專家匯集一堂,對著名學者、書法名家汪碧剛博士的新著首發與取得的學術成就表示高度贊賞,就新時代書法文化發展進行熱烈交流與探討,學術氛圍濃厚并達成共識。
與會嘉賓合影留念
汪碧剛是著名學者、書法家、社會學家、文藝評論家,北京大學博士后、安徽大學兼職教授,截至目前發表著述400萬字,出版學術專著15部。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給予汪碧剛書法“入古出新,妙筆生花”的高度評價,中國書協分黨組書記陳洪武贊譽“碧剛書法得到書法大家李鐸先生真傳”并對他的行書給予充分肯定“爛漫而多古趣,功深百練,文采煥然。”
《問學:汪碧剛書法集》首發式暨學術研討會會場
作為伴隨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新時代文化學者,汪碧剛不僅博覽群書而且躬身實踐,知行合一,以知識推動文化與社會的融合發展。從文化視角審視和問學中國書法是汪碧剛一直堅持的觀點和態度,他提出中國書法的實踐與研究應該堅持“道技并重”,即書家在提高技藝的同時需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從而由技入道,以技修道,道技并重推動當代書法發展。這一觀點的提出,切時代之需,應眾學者之呼,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問學:汪碧剛書法集》于2020年8月由人民美術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收錄汪碧剛博士的書法近作71幅和代表性書法論文11篇。汪碧剛博士將書法文化的思考凝聚筆端,濡墨揮毫,引經據典,通達文理,創作與研究相交融,迸發出書法文化的火花,并創新提出“方向、邏輯、方法”治學理念,秉承中華文化的“會通”精神,著重強調文化才是書法的第一屬性,主張“道技并重”推動當代書法發展。
本書圖文并茂,印制精美,資料詳實,觀點深入,對“問學與學問”做出最佳詮釋。汪碧剛博士以其多年的問學探索實踐,致力于構建科學的創作教學與學術研究體系,體現出一名文化學者的主動作為與學問擔當。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名譽主席孫家正,國際儒學聯合會榮譽會長、西北大學名譽校長張豈之為新書題詞。書畫界、教育界、文藝界、出版界人士約50人出席活動,首發式暨研討會由中國美術出版總社黨委副書記、副社長高世屹主持。
據悉,“問學:汪碧剛書法展”將于2020年9月19日至25日在中國政協文史館舉辦。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書法 中國 問學:汪碧剛書法集 首發式 汪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