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農業科技
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民四位一體
輪作休耕農民照樣能增收河北日報訊 金燦燦的谷穗兒壓彎了腰,棗強縣王常鄉郭呂木村村民李長林心里樂開了花。8月20日,雨過天晴,來到自己的谷子地,看到11.5畝谷子長勢良好、豐收在望,李長林高興地說:“今年增產增收又不在話下了。”
李長林之所以對增收把握十足,是因為他們縣建立了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民四位一體的運行機制,并在此基礎上創建了“六統一”的托管訂單種植模式,搭建了產供銷平臺,農民種的谷子,龍頭企業按當年的市場價照單全收。
李長林算過一筆賬:他有11.5畝責任田,從前都是一年兩季,一季小麥一季玉米,實施輪作休耕后,只種一季玉米,玉米畝收入千元左右。2019年,他響應縣里的號召開始改種玉米為谷子,不僅少澆了1水,還畝增收400多元,看今年谷子長勢,增收又不成問題。
棗強縣地處黑龍港流域,被列入地下水壓采區后,休耕面積由2014年的3萬多畝增加到現在的6.93萬畝。休耕面積加大,如果農民還是按過去僅僅種一季玉米,不但仍需要澆水2至3次,收入還一般。如何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讓農民在少澆水的同時,實現增產增收?
經過調研,縣農業部門和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取得聯系,簽訂了所縣科技合作協議,建立起科技合作項目,旱作所為農民提供結構調整所需的節水優質高產谷子新品種,并負責全程技術服務,同時,旱作所還和縣農業部門一起聯合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探索建立了“六統一”的托管訂單種植模式,即統一供種、統一播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托管種植管理、統一收割、統一收購。衡谷36號谷子種及配套生產所需藥品和微生物制劑億生菌都由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統一提供,棗強縣新田園雜糧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托管種植,統一調配播種機、打藥隊、收割隊等,訂單由河北豐苑種業和河北祥穗糧食貿易有限公司進行收購,實現了從種到收一條龍服務。
種什么、怎么種、誰來種、賣給誰?這些農民關心的問題解決了。近兩年,棗強縣谷子種植發展勢頭迅猛,今秋在田面積近5000畝。棗強縣農業農村局技術站技術人員孫良忠介紹,目前,全縣種植的早熟谷子品種衡谷36號長勢良好,9月初即可收獲。屆時正值內蒙古、吉林、遼寧等春播主產區谷子沒有成熟上市的空白期,谷子價格較高、效益較好,農民平均畝增收400元左右。
省農科院旱作所培育的衡谷系列品種具有抗旱、抗谷瘟、抗除草劑、早熟廣適、黏軟、煮粥省火等特點。據不完全統計,新品種已在衡水市各縣(市、區)推廣種植15萬畝左右,有力促進了輪作休耕區域農民節本增收。(記者趙紅梅 通訊員李偉、趙世博)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農民 谷子 增收 休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