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資訊 法治時評 法治人物 法律速遞 盈科說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頁>法治>法治時評

為正當防衛“松綁”并非縱容逞兇斗狠

2020年09月15日 09:34 | 作者:張華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啟波在發布會介紹,為正當防衛適當“松綁”是完全必要的,但也要“準確把握界限,防止不當認定”。

曾幾何時,社會上出現一種“信訪不信法”的誤區,導致“誰能鬧誰有理”“誰弱誰有理”等亂象發生,破壞了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社會風氣,損害了法律的尊嚴和人們對法治的信仰。實踐中,一些地方對見義勇為認定的門檻過高、范圍過窄,對正當防衛的認定有時過于教條、機械,以致讓見義勇為者存在“好人無好報”的后顧之憂,讓正當防衛行為瞻前顧后、“縮手縮腳”,一定程度上變相助長了一些不法侵害行為的囂張氣焰,使得正氣伸張難以順暢,權益維護遭受阻滯,嚴重影響到正常的社會秩序和風氣,損害到人們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的公平正義。

《意見》明確規定:“對于不法侵害是否已經開始或者結束,應當立足防衛人在防衛時所處情境,按照社會公眾的一般認知,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斷,不能苛求防衛人。”對于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近年來,最高法相繼出臺司法指導性意見,公布典型案例,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和稀泥”做法,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得到了社會的強烈共鳴,一些被曝光的見義勇為、正當防衛等性質的案例也得到了司法部門的重新審查乃至糾正認定,讓正義得到彰顯回歸。

但要強調的是,凡事過猶未及,司法解釋為正當防衛“松綁”,是基于正當法益保護,但任何權益的保護都是有法律限度的,如果超越必要限度,侵害到對方的合法權益,原本正當法益就不復存在,并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正如《意見》強調的,要“準確把握界限,防止不當認定”,“對于以防衛為名行不法侵害之實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堅決避免認定為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

因而,為正當防衛“松綁”必須在法治框架內進行,避免對正當防衛的濫用,以切實防止“矯枉過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把相互斗毆、防衛過當行為認定為正當防衛,甚至把不具有防衛因素的故意犯罪認定為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那無疑是對逞兇斗狠、違法犯罪的縱容,是對正當法益保護的扭曲和對公平正義的破壞。

編輯:秦云

關鍵詞:正當防衛 逞兇斗狠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 | 亚洲情涩免费手机在线视频 | 亚洲A∨日韩AV高清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看 |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第一区 | 色窝窝在线手机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