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航

首頁>教育>成長·導航

幫孩子在伙伴沖突中實現情商升級

2020年09月16日 09:21 | 作者:田宏杰 | 來源:人民政協(xié)報
分享到: 

從嬰兒到青少年,孩子身邊的重要他人將逐漸由父母轉移向伙伴,友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收獲真誠、深厚友誼,但是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伙伴沖突一定會發(fā)生。當伙伴沖突來臨時,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在沖突中去了解自己、了解對方、成長雙方的關系,實現自己的情商升級?這時最重要的就是發(fā)展觀點采擇能力。“觀點采擇”概念是由心理學家弗拉維爾提出的,是指兒童推斷別人內部心理活動的能力,即能夠設身處地理解他人的想法、需求和情感的能力。在伙伴沖突中,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培養(yǎng)這一能力。去自我中心思維:

跳出自我中心,知道“對方看到什么”

“自我中心”是指孩子只能從自己的角度,看到自己想法和自己的需求,而沒有辦法站到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對方的想法和對方的需求。認知心理學家皮亞杰設計了“三山實驗”來在研究這一現象,他在孩子面前的桌子上擺上“三座山”,并從桌子的四個角度擺下四張照片,請孩子判斷“哪張照片是從你的角度看到的樣子?”“哪張照片是從你對面的玩偶娃娃角度看到的樣子?”結果發(fā)現,4、5歲的孩子可以輕松地挑出自己角度看到的那張照片,但他們會認為“對面的玩偶娃娃看到的也是我看到的這一張”,可以看出,這階段孩子的觀點采擇能力弱,無法理解對方的觀點。

實際上,在幼兒階段,孩子之間的伙伴沖突常常是由于這種觀點采擇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因此,當兩個孩子打架時,家長要做的不是去分辨誰對誰錯,讓錯的那一方來道歉。道歉不是最重要的一步,此時最重要的一步是幫助沖突的雙方去認清“我想要什么?對方想要什么?我看到什么樣的信息?對方看到什么樣的信息?”

幼兒園的兩個孩子發(fā)生了沖突,老師過去時看到一個大孩子和小孩子正一起在搶鐵鍬,大孩子拿著鐵鍬不肯放手,小孩子邊搶邊哭。這時老師走過去問了五個問題。她先問小孩子“你想要這把鐵鍬,是嗎?”小孩子說“是”,他的需求得到認可;然后問大孩子“這把鐵鍬是你先找到的,對嗎?”大孩子說“是”,大孩子對幼兒園先到先得規(guī)矩的遵守得到肯定;再問小孩子“你想要跟哥哥同樣的一把鐵鍬,對嗎?”之后問大孩子“你知道我們幼兒園,除了你這把鐵鍬之外,還有什么地方有跟這個一樣的鐵鍬嗎?”大孩子說“我知道,就在轉角那邊的倉庫里。”最后,老師把他們手牽在一起說“好,你可以帶著小弟弟,一起去幫他找一把同樣的鐵鍬嗎?”兩個孩子開心地拉著手走了。

五個問題幫助兩個孩子都從自己的視角看到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看法,但也同時從對方的視角看到對方的需求和對方想法,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觀點采擇能力得到提升,他們在這次沖突中情商得到升級。相對論思維:

放棄“完美朋友”偏執(zhí),在沖突中升級關系

在青少年期到來之前,孩子的心中都會有一種“完美朋友”的偏執(zhí),即認為“我的朋友是好的,他所有的方面我都喜歡;我們的關系是堅固的,什么都不會讓我們分開。”皮亞杰發(fā)現“他們過于相信各種抽象體系,喜歡用一種符合邏輯、有內在一致性-但不準確-的觀點看待世界,而不喜歡模糊、矛盾但適合于具體情況的觀點”。之后的研究者佩里將這一特點稱為“二元論思維”,即把信息、價值觀、權威分成“對與錯”、“好與壞”、“我們與他們”的思維方式。這時,當他發(fā)現朋友的缺點或關系的沖突時,他們便會陷入憤怒或痛苦之中。

在一次心理咨詢中,一位叫麗麗的初中女孩(化名)向我傾訴,因為好朋友聽信別人的謠言不理她而痛苦。“我們以前那么好,我以為我們的關系是堅固的,但沒想到別人一句話就讓她放棄,那我也覺得這個關系沒什么值得在乎的”。起因是麗麗很優(yōu)秀,而好朋友比較平凡,有人對那個好朋友說“麗麗說了,她是因為同情你才跟你做朋友”,好朋友聽了就不再理麗麗。這時,在咨詢室里我問麗麗“你說了這樣的話嗎?”,麗麗說沒有;我再問“你們兩個誰知道事情的真相?那么,誰應該為這段關系的修復來負責?”麗麗想了,就明白了“我要向好朋友解釋,如果她不相信,我可以等一段時間,等她氣消了,我再向她去解釋,只要我堅持下去,她就一定會明白”。

經過這個過程,實際上這個孩子對友誼的理解會得到升級,她明白“彼此信賴的關系”不是一種信賴了就不會再懷疑的完美關系,信賴與沖突不是二元對立的,信賴關系的建立是一個相對的過程,它是由一個個“信賴-沖突懷疑-解決沖突-再次信賴”的子過程組成的,在每一次沖突關系的解決中信賴關系得到螺旋式的上升。像這位來訪者在這次沖突的解決過程中,她們想到辦法去溝通,坦誠地去表達自己,同時去問對方的需求和想法,這樣在這次沖突的過程中她們的信任關系會加強,下一次再碰到類似的沖突她們就會解決。

魯米有一首詩“在好與壞之間,有一片田野,我將在那遇見你。”在伙伴關系中也有這樣的一片田野,有快樂的友誼,但也有痛苦的沖突。如果孩子把每一次沖突當成絆腳石,那他們就會逃避沖突,這會阻礙關系的發(fā)展、阻礙他們自己的成長;但如果他們把每一次關系沖突當成踏腳石,在每一次沖突關系中,通過觀點采擇去理解對方的想法和需求,放棄完美主義非黑即白的想法,在矛盾中看到更大的真實,那他們的伙伴關系就會得到成長,孩子伙伴關系的情商也會實現升級。

(作者系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副教授)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孩子 情商 父母


人民政協(xié)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三级网站在线网站 |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 五月天AV电影在线播放 | 亚洲A∨日韩AV高清在线观看 | 日本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色婷婷婷亚洲综合丁香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