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美麗鄉村
炒煮新秋
立秋后,農人急于品嘗到秋天的果實,開始炒秋和煮秋。
炒花生。花生曬了幾場太陽后,抓上一把,放在耳邊一搖,發出陣陣響聲。此花生入炒鍋最佳。于是將花生鏟起,用篩子篩去沙塵,用簸箕篩去秕殼。之后,先將準備的炒砂倒進鍋里炒熱,再將花生倒入鍋內隨砂一起翻炒。白白的花生在黝黑的砂里不住地躁動。花生漸漸變黃,鍋里騰起縷縷煙霧,便從鍋里拈起一個花生,剝開外殼,將仁一捻,仁籽便脫去紅衣,露出白胖的軀體。花生便炒熟了。此時立刻將花生隨同炒砂一起鏟起。如此吃花生,香脆可口,回味無窮。
炒瓜子。從瓜瓤里濾出瓜子,將其洗凈,曬上兩場太陽,拈一顆放進嘴里一嗑,瓜子殼一打兩開,瓜子方可下鍋。炒瓜子不用炒砂,但需用溫火。鍋燒紅之后,倒入瓜子,迅速退柴,讓火苗變得溫順。瓜子在鍋里不住翻動,漸漸變黃,叭叭炸響,像放鞭炮似的。此時,便將準備好的鹽水灑在瓜子上,鍋里冒著白煙,發出嗤嗤的響聲。急速翻炒一小會,待瓜子炒干后即刻鏟起。嘗此瓜子,咸淡適口,香味撲鼻,一嗑兩開,勝于市場買來的瓜子。
炒板栗。板栗炒吃比生吃更有味道。炒前,準備細小的石子和較大的鐵鍋。炒時,先將石子倒入鍋里,用猛火將其炒得發燙,然后,把曬干的板栗倒入鍋內,隨同石子一起翻炒。石子在鍋里不停地濺起點點火星,有的板栗漸漸咧開了嘴,露出牙齒;有的板栗炸裂開了身殼,露出軀體。農人知板栗炒好了,便立即鏟起。炒好的板栗,輕輕一剝,身殼便脫去,吃起來,粉芻芻的,味道綿長。
煮花生。花生是品嘗新秋的主食,光炒吃不夠,還要煮著吃。一個個花生殼上還沾有點點泥土,如同一只只地蠶剛從土里爬出。如此泥濕花生,用不著晾曬,可以煮熟吃。先讓花生“洗澡”,沖洗干凈之后,再放進鋁鍋里煮沸。水不宜過多,將花生淹沒即可。水沸騰了,不住地頂起鍋蓋,如同蟾蜍不停張著嘴巴。“蟾蜍嘴巴”不斷吐出帶有花生香味的白霧。此時,便是花生煮熟了。立即撈起放進冷水浸泡一會兒,就可抓起來剝著吃。吃此水煮花生,糍軟噴香,余味綿長。農人將此叫“糍粑花生”。如果在鍋水沸騰時加點食鹽,“糍粑花生”味道更加可口。
煮菱角。八月菱角香。菱角生吃味道也不錯。將其脫去醬紅色外衣,露出白胖胖軀體,放進嘴里一咬,嫩脆脆,甜津津,如吃香梨。但農人知道,煮熟的菱角味道更是不同凡響,營養成分更加豐富。一籃水淋淋的菱角,如一籃剛撈起的鮮活魚。不用水洗,倒進鍋里煮起來。不大會兒,旺旺的爐火將水燒開了,發出咕嚕嚕的沸騰聲。水漸漸變渾,菱角身上的醬紅色外衣漸漸褪色。此時,農人知道,菱角熟了,可吃了。
秋夜,蟋蟀在屋外奏響音樂,月亮在窗外露出笑臉。一家人圍坐桌子,吃著味道可口“糍粑花生”或炒花生,品著粉糯的熟菱角和味道綿長的熟板栗,嗑著香脆脆的瓜子。邊品邊說,歡聲不斷,笑語飛揚。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花生 瓜子 鍋里 板栗 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