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美麗鄉村
父親的白露
父親的白露充滿了人間煙火味,也彌漫了詩情畫意。
每到白露節,大地一片豐收景象。谷子黃了,棉花白了,棗兒紅了,葡萄紫了,梨子熟了,風搬運著各種花香果香,深吸一口,心都醉了。這些站在田野上的莊稼,散落在村頭路尾的果實,都趕著節氣而來,滿山遍野,感恩似的獻出最美的結晶。
父親行走在豐收的圖畫里,心中惦記著種蘿卜。一大早他就帶著蘿卜籽,扛著鋤頭,走向田地。秋冬兩季,蘿卜是餐桌上的主力軍。父親把種蘿卜當做每年的一件大事,早早念叨著。父親翻新了一大塊田地,點穴,播種,培土,澆水,一道道工序,完整有序,忙得滿頭大汗。不過,對于常年勞作的父親而言,這點累算不得什么。種完蘿卜,父親點上一根煙,深情地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美滋滋的。他知道,這些種子睡在肥沃的土層里,等待著時節的召喚,便會破土而出,長出生活的希望。有時候,抽完煙,父親興之所至,哼起歌,在田地里轉悠,仿佛凱旋歸來的將軍,眼中充滿了對生活的滿足和快樂!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白露是秋季第三個節氣,白天與晚上的溫差越來越大,夜晚空氣中的水汽接觸到地面或草木時,迅速凝結為細小的露珠,晶瑩剔透,太陽光照在上面發出潔白的光芒,所以被稱為“白露”。此時秋高氣爽、月色分明,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候。父親每到白露,總是提醒我,白露不露身。此時,他還會舀出半碗糯米酒,兌上半碗水,美滋滋品嘗著農家的收獲。這個習慣父親一直保持著。我不解,父親伸出寬大的手摸著我的額頭,說“米酒醇厚香甜,可以溫暖身子,白露喝最合適!”
空閑之際,父親常常泡一杯清茶,捧一本書閱讀。沐浴在書香中,父親顯得平靜優雅。父親對我說,白露是一個富有靈氣的名字,也是秋天最美的時節,古今中外留下了大量的詩歌。其中他最喜歡的是《詩經》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他曾買了一本線裝的《詩經》,常在農閑時閱讀。歲月流逝,父親老了,書頁泛黃翻卷,滿是手漬,斑駁得如他的滄桑面容。不過,這本同他一起老去的《詩經》一直陪伴著他,生動記載了父親閱讀的美好時光。父親有時一邊翻看,一邊朗讀,聲情并茂,淺吟低唱,仿佛一位飽讀詩書的秀才。我深受感染,對白露詩歌也是情有獨鐘。我知道,在平平仄仄的詩歌中,留下了父親奮斗的痕跡,打開了父親的詩和遠方!
父親眼里的白露是不一樣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是一種;“谷至白露遍地黃”是一種;“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也是一種。不論是那一種白露,都是他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都是他心中最美的精神圖騰!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父親 白露 蘿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