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法治>法治時評
發展旅游產業,亟待建立安全規范標準
9月14日,人民政協報《民意周刊》刊發了一篇題為《年輕情侶命喪景區水潭,景區安全誰負責?》的文章,報道了一對年輕情侶在海南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游玩時,不幸雙雙失足溺亡的事件。該公園為3A級旅游景區,但事發的水潭邊既無安全提示,也沒有任何安全防護措施。報道推出后引發網友熱議。同時,事件背后暴露出的諸多問題也引起政協委員們的關注和討論。
眼下,“十一”黃金周即將到來,各景區也將面臨井噴式客流,景區安全問題就顯得更為重要。
在此,就讓我們看看政協委員們對加強旅游安全管理有怎樣的建議和討論。
——編者
文旅融合、鄉村振興、旅游產業特別是生態休閑旅游,正在成為全球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并已成為引領全球經濟發展的核心產業。其中,旅游產業發展“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游是核心。如何打造對游客具有吸引力的游覽景區,是各國、各地、各城市鄉村都在考慮的關鍵問題。特別是對生態資源的挖掘,成為了鄉村經濟發展,形成新的產業業態的主攻方向。在這個大背景下,如何加強管理,保障游客安全,必須成為工作的重中之重。
景區安全問題頻發,到底誰之過?
近年來,一批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底蘊豐厚、自然景觀奇特、驚險體驗刺激的景區應運而生。設計師們絞盡腦汁,挖空心思,找特點、抓險點、創造刺激點。景區建設為地方帶來了游客,創造了不菲的經濟收入。同時,一些旅游設施、景區的安全隱患也被埋下,并逐漸爆發。
2020年8月24日一對青年男女在海南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旅游時落入無安全提醒標志、無任何防護設施的水潭不幸溺水身亡。2020年8月19日下午,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虎谷峽景區內,在營業期間,一處玻璃滑道發生事故,造成游客一人死亡,多人受傷。1999年10月3日貴州麻嶺風景區纜車墜毀事故,造成35名乘客死傷,其中14人死亡。經調查,事故的發生是設計上有嚴重缺陷的纜車超載造成的。以上悲劇的發生,反映出了旅游景區設計上存在的缺陷和問題。
這些問題的發生不斷給我們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旅游景區、旅游設施總是出現這樣那樣的人身傷害的安全事故?究竟問題來自何方?為什么不能提前預防?難道設計師不知道存在的安全隱患嗎?誰應當為事故承擔責任?是經營者、生產者、設計者還是監管者?這樣的問題在事故發生后總被提出來。但始終沒有解決,仍在循環往復。為什么?
缺乏安全防護標準,景區安全審批如走過場
據筆者了解,目前旅游景區的審批注重內容,缺失對安全性的嚴格審核。同時,景區設計沒有專業機構,多為建筑設計、環境設計、藝術設計和高校的設計師生,沒有資質要求。設計的內容也多是在景觀、動線和游樂內容上設計,很少有地質、環境方面的考量。標準也多采用建筑標準和普通景區設計標準,甚至沒有標準。因而容易造成安全設施不全,安全提示標志缺失,導致安全隱患頻出,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而安全問題出現后,旅游部門亡羊補牢,只得關停一批如玻璃棧道等高額投資建成的旅游設施。不僅影響景區運營,也造成了極大浪費。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筆者認為,關鍵是缺少一部國家級的“旅游景區和旅游裝備設計安全標準”。據資料顯示,目前,只有四川技術監督局在2017年制定了一部《旅游景區安全防護設施基本規范》。規范對旅游景區安全防護設施的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區安全、特種設備安全、滑雪場安全、游覽船安全、安全監測監控設施、電氣安全、消防安全、針對風、雨等自然災害的防護設施、針對野生動物的安全防護及安全標志標示作出了規定。但這也僅僅是一個規定,且對旅游景區,特別是自然生態景區的防護設施、提醒標志、裝備質量、安全檢查、監督管理等未制定強制性標準和設計規范。
制定國家級規范,為游客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長期以來,旅游景區的規劃設計都是延續建筑標準和生產標準。但旅游需求和日常建筑管理有著巨大的差別。特別是生態自然景區,多處于山河林湖草地區,更多需要關注的是防火、防洪、防澇、防震、防滑坡、防泥石流、防野生動物等問題。
這些自然環境一旦變身為旅游景區,其最核心的服務對象就變為了游客。而游客對景區毫不了解,對環境極其陌生。因此雖有防范意識,卻無防范的針對性。更何況旅游者是激情消費群體,一旦進入景區,主要是為了游玩與娛樂。所以,安全防范意識差,這就需要景區的設計者、管理者、運營者、監管者要為游客筑起堅固的安全防線,保證旅游的安全,提升景區的防護水平。
為此,筆者建議,應盡早制定《國家旅游景區安全防護設施基本規范》。《規范》中應對旅游景區安全防護設施的設計規范、質量管理、政府監管和維護運行的職責、標準作出明文規定,包括:道路交通安全、山河林湖草不同地區的環境安全及風險防范、綜合服務區安全、特種設備安全、滑雪場安全、游覽船安全、安全監測監控設施、電氣安全、消防安全、針對風、雨等自然災害的防護設施、針對野生動物的安全防護及安全提示標志、標示作出明確規定。要明確政府對旅游景區審核、驗收、監管、監督和安全事故發生后處理的責任。要明確景區的管理、運營、設計、建設等各方責任。要建立景區不同場景下的安全防護設施的設計規范和設施建設質量標準。建立旅游裝備設計規范和標準。重點要解決長期以來沒有徹底解決的企業產品質量隨機、強制監督、檢查制度。改變一檢定終身的送檢制度為生產線上的隨機抽檢制度。加大對旅游裝備生產企業的資質檢定和產品安全質量一票否決制度。以保障旅游景區,特別是生態自然景區的游客生命安全。
(作者系北京市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盟北京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工業設計高級工程師)
編輯:秦云
關鍵詞:安全規范標準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