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美麗鄉村
產業旺 村居美 人才聚
在蓮子鎮鎮西范村街角噴泉廣場,小朋友在嬉戲玩耍。(賈靜 攝)
筆直的馬路穿村而過,街道兩旁觀賞花卉競相綻放,小游園內孩子們追逐嬉戲,綠色停車場上整齊地停放著私家車,大大小小的食品加工配套企業隨處可見……近日,記者行走在河北省隆堯縣東方食品城園區所在的蓮子鎮鎮,處處生機勃發,讓人耳目一新。
食品制造業是隆堯縣的支柱產業。2019年,東方食品城被確定為市級鄉村振興示范區。一年來,這座小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食品產業發展為支撐,大力實施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改善人居環境,全力打造中國北方食品產業聚集示范區。
“鄉村振興,承載著廣大農民群眾的美好夢想。我們將因地制宜厚植發展優勢,讓產業特色旺起來、村居環境美起來、鄉風文明和諧起來,給群眾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蓮子鎮鎮黨委書記、東方食品城項目建設服務中心黨工委書記王振峰說,“我們以打造中國特色小鎮、全國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示范鎮、產值超千億的中國北方食品產業集聚區為目標,爭創市級鄉村振興示范區‘蓮子樣板’。”
發展食品產業,促進產業集群發展
“我和妻子都在村里的今麥郎集團上班,每個月有2萬余元收入,比外出打工強多了,守著家照顧老人孩子更方便。”蓮子鎮鎮西范村村民范曉鵬說,“現在我不僅買了房買了車,去年還幫襯著父母把家里的平房翻建成了二層小樓,老人心里甭提多高興了。”
范曉鵬所在的村子是全國聞名的食品產業專業村,也是全國首批“特色小鎮”蓮子鎮鎮的核心區。目前,該村擁有各類食品及食品配套企業80余家,形成了以方便面、飲品為主導,兼有面粉、掛面、粉絲等系列產品,和調味品、添加劑等系列食品產業集群。
近年來,蓮子鎮采取“以龍頭企業帶動主導產業,以主導產業拉動相關產業,以相關產業激活區域經濟”的方式,大力發展食品工業,強力推動食品品牌發展建設,不斷拓展延伸食品產業鏈條,打造中國最大的方便食品制造基地、中國知名的食品包裝材料制造基地。特別是獲批特色小鎮以來,該鎮持續加大投入,不斷提升小鎮內容與服務質量,先后實施了39個重點產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8.69億元,形成以食品為中心的大產業鏈,成為隆堯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要形成特色食品產業集群,搭建創新平臺、促進產業升級至關重要。”王振峰說,他們引導重點食品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并在今麥郎中央研究所的基礎上組建河北省食品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食品工業公共服務平臺、東方食品城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為食品工業快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今年以來,蓮子鎮鎮經濟指數實現逆勢增長。截至6月底,該鎮共完成財政收入3330萬元,同比增長158%,為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改善人居環境,讓鄉村更美更宜居
走進蓮子鎮鎮東范村,一排排二層小樓整齊有序,沿街的綠化帶郁郁蔥蔥,各處文化墻上創意新穎。文化廣場上,村民們在石桌旁嘮著家常,孩子們在嬉戲玩耍。70歲的村民范群聯說:“村里街道都硬化了,房前屋后種上了花草,廁所也換成了水沖式,村里干凈又漂亮。沒事了我們就到文化廣場上坐著嘮嘮嗑,呼吸呼吸新鮮空氣,美著嘞!”
“過去,村里私搭亂建現象很普遍,你家搭個棚子,我家攔塊兒地……時間長了,村里的街道越來越窄,過個車都費勁。”村民范紅軍說,現在家門前干凈敞亮了,大家自發建起了小花園、小菜園,美觀又實用。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眼下,西哈口村村民喬水坤正在將庭院里一直使用的簡易旱廁改為沖水廁所。“以前上廁所,夏天臭烘烘、冬天冷颼颼。現在政府免費給改成了水沖式廁所,既干凈又方便。”喬水坤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據介紹,2018年以來,西哈口村分批次對農戶家中的旱廁進行雙瓷式廁所改造。截至目前,全村96%的農戶廁所已改造成雙翁廁所并投入使用。在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蓮子鎮鎮按照“一拆二改三種四清五建”的整治思路,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近年來,他們共拆除私搭亂建、殘垣斷壁180處,清理廢棄宅基地1.2萬平方米,建設小游園、小果園、文化廣場60余處,廁所改造1234戶,全鎮46條街道種植觀賞樹1.6萬棵。同時,創建美麗庭院6200戶、精品庭院2015戶,農村面貌實現全面提升。
實施人才振興,培育鄉村振興新動能
在西范村中小企業園博智熱能設備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經理范森正在和員工們探討熱能設備銷售情況。10年前,范森考入河北工業大學,入學時曾獲得西范村“人才興村”基金會助學金獎勵。大學畢業后的范森,曾有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但他毅然放棄了留在大城市的念頭,毅然選擇回鄉創業。“家鄉培養了我,我一定要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回報家鄉,為家鄉作貢獻。”范森說。
2018年,西范村“兩委”換屆,范慶文當選黨支部書記,對于曾經在企業打拼的他來說,管理農村是一個撓頭問題。一次黨員大會中,范慶文說:“功于才成,業由才廣。無論干什么都離不開人才,我們是不是可以推行‘人才興村’黨建新模式?”這一提議得到了大家紛紛認同。新模式一創建,范慶文一班人就建起了四大板塊:人才教育資金管理小組、一流的兒童成長基地、新時代人才智庫、回村創業指導委員會。新模式的實施,為很多貧困學生和優秀學生帶來福音。
人才聚,鄉村興。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這把“金鑰匙”。2009年開始,西范村針對高考通過一本分數線學生實施助學獎勵政策。現在,已經累計資助56名學生,助學獎金5.8萬元。在該村“人才興村”黨建新模式的引領下,2019年,他們又對本村8名高考上本科線的學子每人頒發1500元獎勵基金,在全村營造了良好的“比學趕超”學習氛圍。
現在,該村的黨員干部、群眾、企業家紛紛為“人才興村”捐款,捐款總數已達11.24萬元。通過攜手域內強企,西范村已有90名大學生回村在今麥郎、新得力、龍大包裝等企業就業,25名大學生回村自主創業。
“西范村的‘人才興村’黨建新模式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發展的新路徑,在全鎮有推廣意義。下一步,西范村還將建起大學生創業就業孵化園,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的帶頭人,使他們成為推動西范經濟持續發展的生力軍。”王振峰表示。(郝凌峰)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產業 食品 振興 西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