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 農業科技 精準扶貧 三農人物 品牌興農

首頁>農業>精準扶貧

做大“小土豆” 繪就“小康圖”

——甘肅定西市安定區推進馬鈴薯產業助脫貧見聞

2020年09月22日 17:01 | 作者:易思耿 吳曉燕 魯明 |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2013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定西考察時強調,要進一步努力做好甘肅的馬鈴薯產業,要做精做深,做大做強。馬鈴薯越是貧困的地方種植越多,要從扶貧開發的角度發展馬鈴薯,多加支持。

“隴中苦瘠甲于天下”,定西是全國聞名的貧困地區,也是“三西”扶貧的發源地。7年多來,作為定西馬鈴薯產業的核心產區,安定區委、區政府和廣大干部群眾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堅持把馬鈴薯產業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壯大縣域經濟的首位產業和戰略性主導產業,探索了一條產業為基、龍頭引領、主體帶動、農戶參與、聯合經營的全鏈條產業扶貧致富路子。去年底,在馬鈴薯產業高效發展的有力支撐下,安定區終于歷史性地甩掉了貧困的帽子,屬于安定人的小康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抓良種、促升級、強基礎,讓“小土豆”擁有走出國門的“硬實力”


馬鈴薯品質的好壞、產量的高低,關鍵看種薯。

為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近年來,安定區把良種看作馬鈴薯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命線”,大力推動脫毒種薯實現“全覆蓋”,為馬鈴薯產業穩產增產、暢銷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位于安定區香泉鎮馬鈴薯種薯繁育產業扶貧園內的定西馬鈴薯研究所,是當地最早引進推廣脫毒種薯生產技術的民營企業之一。多年來,為了提升脫毒種薯生產的科技水平,增強“小土豆”走出去的“硬實力”,定西馬鈴薯研究所負責人李進福帶領科研人員堅持為杜絕馬鈴薯原種土傳病害的發生而努力,最終在2017年實現了微型薯(原原種)生產與土地隔離的目標。“我們運用霧培技術培育微型薯,每一粒都符合歐盟標準?!崩钸M福說,公司年產微型薯8000萬粒左右,其中有1000萬粒用于出口,主要出口到沙特阿拉伯、埃及、土耳其等7個國家。

近年來,安定區重點培育壯大愛蘭薯業、凱凱農科、定西馬鈴薯研究所等15家種薯企業,年生產微型薯達5億粒。這些種薯,不僅行銷內蒙古、黑龍江、河北等14個省區,還走出國門,出口到了土耳其、埃及等國家。2019年,安定區外銷微型薯達3.5億粒,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

  

抓加工、延鏈條、強帶動,讓馬鈴薯產業鏈成群眾脫貧致富鏈


“以前,種商品薯每畝收入是2000元,現在種原原種每畝能到6萬多元。去年,我們種植1200畝馬鈴薯原種、600畝一級種,通過訂單種植、入股分紅、流轉土地、務工等多種方式,帶動1100戶貧困戶實現了脫貧?!痹诎捕▍^石泉鄉,瑞源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張巧花告訴記者,今年,在政府引導支持下,合作社建設了40座大棚,種植附加值更高的微型薯,吸納基地附近的易地扶貧搬遷點20戶搬遷群眾就近務工。

“現在,農民專業合作社成了貧困戶發展馬鈴薯產業的‘娘家人’?!痹诎捕▍^青嵐山鄉千畝馬鈴薯種植基地,原坪村黨支部書記王強說,近幾年,區里大力推進合作社建設,并鼓勵支持合作社帶動群眾發展產業,與企業簽訂種植合同,統一收購,穩定價格,幫助群眾在產業鏈上實現了增收致富。

青嵐山鄉黨委書記高強告訴記者,為徹底轉變農戶“單種獨銷”的傳統發展模式,鄉里按照依托新型經營主體,創新合作模式,發展訂單馬鈴薯種植,將合作聯社與區級龍頭企業、村級合作社對接,村級合作社與千家萬戶對接,形成了龍頭企業訂單收購、合作聯社分類實施、村級合作社具體落實、千家萬戶廣泛參與的產銷利益聯結機制,走出了一條“農戶+合作社+合作聯社+龍頭企業+市場”的馬鈴薯產業發展路子。

項目資金跟著貧困戶走,貧困戶跟著合作社走,合作社跟著龍頭企業走,龍頭企業跟著市場走。安定區依托扶貧項目、金融信貸等各類扶貧資金,創新實施“四跟進”產業扶貧模式,構建了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讓馬鈴薯產業鏈真正成了群眾的“脫貧鏈”。2019年,安定區農民人均從馬鈴薯產業中獲得純收入2300元左右。

2014年,瞄準馬鈴薯精深加工的定西恒源清真淀粉制品有限公司投資6000多萬元,建成了全國鮮粉行業首家無菌凈化生產車間,積極吸納當地貧困戶就業,產品銷往全國16個省(區、市)和日本等國家?!霸诎l展馬鈴薯精深加工的過程中,公司成立了薯之夢馬鈴薯種植專業合作社,定點育苗、統一種植、集中收購,既有效保證了原料的品質,又帶動了320戶貧困戶發展,幫助他們在去年全部實現了脫貧?!痹摴窘浝黻惥S霞說。

安定區馬鈴薯產業開發辦公室主任馬濤告訴記者,為延伸產業發展鏈條,持續提升產業發展效益,安定區著力提升馬鈴薯精深加工能力,以主食化、工業化、鮮食化為方向,整合優勢資源,推動馬鈴薯加工企業“出城入園”,扶持龍頭加工企業加快技術更新、設備改造和產品開發,促進馬鈴薯產業全鏈條、集群化、集團化發展,已培育形成了上下游配套、產業鏈完整的加工產業集群。

  

抓訂單、闖市場、打品牌,讓農民發展產業無“后顧之憂”


在積極推動“主體參與穩規模、技術配套穩產量”的同時,安定區積極推進“訂單托底”發展模式,有效解決了農民的產后銷售問題。該區引導區內企業和合作社按照“價格托底、訂單收購”的原則,由經營主體與種植農戶以最低0.45元/斤的保護價格簽訂收購訂單,建立了馬鈴薯銷售環節“價高時隨行就市、價低時保價收購”的市場風險防控體系,確保農民利益不損、收入不降。去年,安定區30萬畝標準化基地全部實現訂單化種植,穩定了4萬多農戶的收入預期。

甘肅藍天馬鈴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馬鈴薯種植、加工、購銷于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中國馬鈴薯淀粉行業龍頭企業。近年來,該公司與安定區80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了馬鈴薯種植訂單,由合作社與農戶簽訂馬鈴薯種植合同,最終由公司以高于市場均價收購。“這樣一來,既穩定了我們的原料生產基地,又解決了馬鈴薯的銷路問題,幫助農民穩定增收。”該公司董事長李幸澤說,近年來,公司通過訂單種植,每年發展馬鈴薯標準化種植基地12萬畝,帶動包括2.6萬戶貧困戶在內的10萬多戶農戶發展馬鈴薯產業,戶均年增收8300元。

訂單托底幫助農民群眾特別是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的效果固然好,但這種模式若要持續穩定發展,經營主體必須闖過市場這道關,打通馬鈴薯產后通市場的“最后一公里”。

“以藍天、薯香園等為代表的定西馬鈴薯加工企業與康師傅、徐福記、海底撈等知名企業都建立了穩定供銷關系,這讓企業可以放心放手建立品種優良、穩定優質的原料薯訂單種植基地?!瘪R濤說,為增強“訂單托底”的“底氣”“后勁”,安定區突出品牌培育,充分發揮“定西馬鈴薯”作為中國馳名商標的品牌優勢,創建了“全國馬鈴薯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注冊了“新大坪”“愛蘭”“幸澤”等10多個知名商標,有效提升了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認可度;同時,安定區積極完善倉儲體系,健全市場網絡,創新營銷模式,堅持“占領低端市場、鞏固高端市場、開拓超級市場,挺進國際市場”的營銷戰略,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經銷協會的作用,與北京新發地、上海江橋等大型終端市場建立穩定營銷關系;依托國家級定西馬鈴薯批發市場平臺,構建以國家級市場為龍頭、集中產區鄉鎮市場為主體、專業村和種植大戶收購網點為補充的三級市場購銷網絡,實時收集、整理、發布終端市場供求和價格信息,有效提高了馬鈴薯銷售的組織化程度,拓寬了銷售渠道。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馬鈴薯 產業 種植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 亚洲夜夜性夜综合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州911精品影院 | 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