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 農業科技 精準扶貧 三農人物 品牌興農

首頁>農業>農業科技

巧治“地球癌癥”,他們在石頭縫里種出毛葡萄

2020年10月09日 17:12  |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微信圖片_20200929085948.jpg

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里樂村村民采摘毛葡萄。劉垠 攝

作為廣西深度貧困縣,羅城縣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被稱為“地球癌癥”的石漠化,多年來制約著當地種植業的發展。

“在羅城中西部石山地區,種其他東西很難產生效益。1998年,縣里決定全面推進毛葡萄產業化發展。當時種的是單性花品種,產量并不穩定。”羅城縣水果生產技術指導站站長姚寧說,直到2006年,科研人員發現了一個兩性花品種,經過3年試種后,在全縣推廣。如今推廣種植的兩性花品種“野釀2號”,自花授粉、穩產高效,高產示范區畝產量超過1000公斤。

近年來,依靠石漠化綜合治理項目和“十百千”產業扶貧示范工程項目的支持,縣里對種植毛葡萄的農戶每畝給予苗木、肥料、架材補助600元,已推廣種植“野釀2號”兩性花毛葡萄近5萬畝。

一條狹窄的水泥路陡然而上。小道兩旁茂密蔥蘢的架子下,飽滿瑩潤的紫葡萄壓彎了枝條。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里樂村,43歲的韋鳳茂正在自家毛葡萄園里采摘葡萄。

“今年種了150多畝毛葡萄,總產量預計30萬斤,扣除成本,純收入差不多25萬元。”韋鳳茂邊說邊笑,“如果每年都能這樣就好了。”眼前的這片毛葡萄園,見證了韋鳳茂從貧困戶到脫貧摘帽的蛻變。

種植毛葡萄,不僅幫助石漠化山區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有效帶動全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也是治理石漠化的有效途徑。用姚寧的話來說:“做到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三贏’。”

倔強生長的毛葡萄,逐漸成為羅城人拿得出手的一張名片。2016年3月,“羅城毛葡萄”獲得原農業部授予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當前,全縣已種植毛葡萄8萬畝,先后有3800多戶貧困戶參與毛葡萄種植,2012年至今,1200多戶貧困戶通過種植毛葡萄實現脫貧。

值得關注的是,毛葡萄結出碩果、產業壯大的背后,離不開產學研一體化的科技攻關。羅城縣科研部門先后與廣西農科院合作,組織實施毛葡萄“產學研”結合科技攻關項目6個,取得多項科技成果。同時,依托廣西農科院成立了廣西羅城毛葡萄試驗站,開展毛葡萄科研攻關,解決毛葡萄生產中出現的問題。

經過多年研究,毛葡萄生產技術難題已基本解決,種植戶逐步掌握了各個環節關鍵技術,產量得到保證。如今,除鮮果銷售外,羅城縣還加強毛葡萄酒、毛葡萄果汁飲料等產品開發,加大對花青素、白藜蘆醇等健康物質提取的研發力度,毛葡萄產業鏈不斷外延,經濟效益持續提升。(劉垠 龍躍梅 劉昊)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葡萄 種植 羅城 地球癌癥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小泽玛丽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密桃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图片区 |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欧美精品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