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扶貧>典型案例
長假不休息,這個昔日貧困村又“上新”了
巍巍大頂子山下,清泉流淌。“十一”假期,艷陽高照,紅彤彤的辣椒鋪滿廠房,小南河村的村民們忙得熱火朝天,“辣椒醬來咯,俺們村這個假期又‘上新’了!”
小南河村位于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西林子鄉,曾是國家級貧困村。2015年12月,雙鴨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干部冷菊貞來到這里,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村里要想脫貧致富,必須得有接地氣的產業。”2016年,冷菊貞組織成立黑龍江小南河農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打造了東北民俗攝影基地等一系列旅游景點,當地好風光吸引周邊居民前來休閑度假,不少村民辦起了農家樂。
隨著土地集約化經營水平提高,冷菊貞又張羅著發展起辣椒產業,成立饒河縣小南河食品有限公司。去年底,利用村集體、村民入股等資金共計200萬元,村里建造廠房,添置辣椒醬生產線,并獲得了生產許可證。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公司克服重重困難,采用黑龍江省農科院培育的優質辣椒品種,指導村民科學種植,以高于市場每斤0.4元的價格,與村民簽約種植辣椒30萬斤。
入秋,辣椒成熟。搬運、清洗、切分、熬制……69歲的脫貧戶楊俊華幾乎每天奔波在蔬菜大棚和辣椒廠房之間,一天能有幾十元收入。
“人跟著辣椒走,哪兒活多,我就在哪兒住。”這幾天,冷菊貞忙著將自己的住處從辣椒大棚旁的小屋搬到辣椒廠房旁的小房。“這些生產設備日夜不停,得時刻盯著,熬辣椒的火候掌握不到位,辣椒醬質量就不穩定。”冷菊貞說。
如今,小南河村婦聯主席馬小莉有了新身份。作為公司銷售負責人,她負責記錄臺賬、開拓渠道,遇到問題及時調整,逐步實現標準化運行。“以前村民各家各戶做辣椒醬,都是小打小鬧,打不開市場。現在有了新廠,俺們更有信心了。”馬小莉說。
據介紹,小南河村今年預計生產辣椒醬60多萬瓶,將帶動13戶辣椒種植大戶以及20多名村民務工,人均增收從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小南河村已于2018年底整村脫貧。
“越努力,越幸運。”冷菊貞說,前不久,黑龍江省農科院、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科學研究院等機構與小南河村簽訂協議,將這里作為辣椒實驗基地,著力提高辣椒品質,并計劃進行精深加工,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給辣椒種植插上科技的翅膀。(記者楊思琪)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辣椒 村民 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