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資訊
秋季鄉村休閑美景推介打出三張“特色牌”
“金秋時節,如果您來到建水,我會陪您乘上在中國第一條民營鐵路上行駛的觀光小火車,沿建水古城瀘江煙柳,在飄香的稻田中穿行,去凝視一座座古橋,品味古村秋日的暮暮朝朝……”
“奇境欒川,被譽為中國最美小城!地處豫西伏牛山區,總面積2477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82.4%,居河南省第一位。空氣優良天數常年保持在310天以上,是生態資源、旅游資源和礦產資源大縣,是首批中國旅游強縣和國家級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
這是10月22日農業農村部在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舉辦的2020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秋季)推介活動現場,各省代表推介當地精品經典線路時的場景。當日,來自北京、浙江、河南、山西、云南等地代表上臺現場推介。
記者了解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是今年以來首次舉辦“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推介”系列活動。“2020年的推介活動,比以往來得要晚一些。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鄉村休閑旅游業按下了‘暫停鍵’,給從業者帶來了巨大損失。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轉好,各地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出臺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幫助經營主體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副司長刁新育說。
日前的一份調查問卷顯示,截止到9月底,休閑農業經營主體復業率超過95%,三季度游客接待量和經營收入較二季度增幅明顯,充分展現了鄉村休閑旅游的強大韌勁和巨大潛力。在這一背景下,本次推介活動的舉辦獲得了更為廣泛的關注。
打自然牌,望得見山水
云南省建水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局長李春永在推介現場表示,建水縣深厚的人文底蘊,孕育了千年的農耕文化。近年來,農業產業的培育和發展,為建水縣休閑農業增添了獨特的景觀,以及具有時代特色的鄉村旅游。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李偉華介紹,吉林省農業資源稟賦優異,農耕文化底蘊深厚,春夏秋冬季節分明,東中西區域特點突出,為發展休閑農業奠定了良好基礎。該省現依托特有的農業、生態旅游資源,打造了以中部多彩田園、東部山地林海、西部農牧風情為特點的休閑農業三大板塊。
“按照北京市休閑農業‘十百千萬’暢游行動計劃,延慶區著重打造了一條以園藝觀光體驗為特色的樂享媯川休閑旅游線路,展現延慶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和山水資源。從百里山水畫廊到八達嶺長城腳下,依托豐富的山、水、濕地、休閑園區、精品民宿、世園會園區和冰雪資源,連點成線,形成170余公里的樂享媯川線路。”北京市延慶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郭金波在推介景點線路時如是說。
打鄉愁牌,留得住記憶
山西省天鎮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安洪濤表示,2020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秋季精品景點線路,是一條鄉愁記憶的體驗之路。層林盡染的山水間,青磚瓦、素窗欞的農家小庭院,遠離城市的鋼筋水泥叢林,遠離孤獨壓抑的城市生活,居住期間,起臥隨心、行止從容。華燈初上,三五好友清茶淡酒,聽蟲觀月,共話桑麻,送您一縷“回歸造化,感恩生命”的鄉愁情懷記憶。
“鄉村,永遠是心靈的又一個故鄉。欒川的鄉村,如一顆顆翠玉散落在山間,紅綠相映,溪流潺潺。炊煙、小橋、流水、古樸純情的村民、溪繞屋前、草長鶯飛,這一切,不就是一幅色彩濃重的山水畫嗎?”河南省欒川縣委常委、副縣長王琳說,欒川美麗鄉村的“顏值”和“氣質”正在實現質的提升,昔日貧窮落后的山溝溝正在變成人人向往的“桃花源”。
打文化牌,為鄉村旅游賦能
“踏雪尋梅,我們從上莊吏部尚書王國光的臘梅院開始。明代萬歷年間,王國光為輔助張居正變法,編纂《萬歷會計錄》。清代康熙年間,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擔任《康熙字典》總閱官。清代大數學家張敦仁編著《天元術》《求一術》。”山西省陽城縣縣長史小林從陽城的歷史說起,以此為線索推介精品經典線路,“這一切屬于古堡的文明,不僅在大家的著述中,也在一磚一墻無數生民的智慧里。因為,陽城的太行古堡群,是生民和平時期的安樂居,更是他們戰亂時期的庇護所。連綿的城墻、連營的窯洞、高聳的軍事防御樓,彰顯著萬眾一心的力量。”
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在推介自家景點時也用文化名人為鄉村旅游賦能。景寧畬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推介人李媛媛在推介大漈村景點時介紹,大漈村因雪花漈而得名。“這里歷史上曾出過9位進士和23位舉人,孝道文化、廉政文化突出。”
“我們感到,疫情沒有改變民眾對休閑旅游的熱情,沒有改變巨大的休閑旅游需求,沒有改變鄉村休閑旅游產業長期持續向好的態勢。在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推進鄉村休閑旅游業全面復蘇和高質量發展正當其時、大有可為。”刁新育在推介活動現場表示。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休閑 鄉村 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