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全國政協常委胡曉煉:
著力提升金融市場資源配置效率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我國金融宏觀調控積極應對,采取多項措施,資金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金融讓利實體經濟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資金配置結構的要求之嚴也是前所未有。
圍繞下一個階段工作,提3點建議。
第一,金融資源配置應更加重視統籌短期應急和長期發展的需要,未來資金投放要更加向支持科技引領創新發展傾斜。疫情之后,提出保產業鏈、保供應鏈,某種程度看,高端產業鏈、供應鏈的配置權并不在我們手中,而是掌握在有關鍵技術和核心產品的外方手里。我們產業鏈自主配置權或還停留在服裝、鞋帽、白色家電等一般用品方面。因此,為保產業鏈和供應鏈,除需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吸引外資,還要利用國內巨大的市場潛力,加大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技術瓶頸。
今年以來,金融給予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較大,信貸投放已占總投放近1/4,但要支撐中國經濟行穩致遠、實現科技引領,對創新高質量發展的領域資金供給還需要顯著改善。目前信貸投放制造業占整體投放的10%左右,投向信息傳輸、軟件、信息技術、科研和技術服務占比僅約1%。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發展已經成為緊迫任務,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要引導金融機構像服務小微企業一樣,整合資源,支持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
第二,以著力提升金融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服務金融擴大開放。從債券市場來看,我國現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債券市場,但市場監管體系、交易體系和托管體系相對割裂。對發債和投資主體來說,需對應不同的監管審批機構和要求、不同的發行交易方式、不同的文件備案材料、不同的登記托管場所,甚至不同的交易時間,這些不便利因素已成為我國債券市場效率提升和開放的主要障礙。自去年以來,國際三大債券指數已將我國國債、政策性金融債納入國際債券指數之中,換句話說,中國債券市場大門已經向國際投資者敞開??梢灶A見,未來中國的企業債、公司債都可能成為吸引國際投資者的重要投資產品。因此,解決市場監管、交易、運行的統一性、一致性,提升市場高效性,已成為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的必要基礎條件。要建設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境內金融市場內部的循環暢通和對外開放要共同推進。必須下決心突破利益的藩籬、障礙,盡快把我們的市場效率提高上去。
第三,要下好應對未來一個時期金融風險高發的“先手棋”。今年信貸大力度投放將使得杠桿率大幅度提升,貸款大幅增加,明年不良貸款的上升對金融機構來說是個較為嚴峻的考驗。特別是當前財政收入普遍吃緊,政府隱形債務問題可能會進一步暴露,房地產企業風險也急劇上升。面對這些挑戰,應采取更為靈活高效、具有前瞻性的應對措施,特別是貨幣政策要保持平穩,常態化中樞應上移,逐步吸納消化超量投放,為應對風險和化解風險提供空間。
編輯:秦云
關鍵詞:金融市場 資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