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從“扶貧路”到“小康路”

2020年10月28日 14:58 | 來源:?安徽日報
分享到: 

記者 武長鵬 通訊員 武清海

眼下,皖北秋收正忙。亳州市譙城區大王村干凈整潔的村道上,一輛輛運輸農作物的車子來回穿梭,村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大王村第一書記趙正中告訴記者,該村地處夾河道,是渦河與惠濟河交匯處,方圓十里八村都管這一帶叫“兩河口”。多年來,“兩河口”與外界交通、信息不便,思想觀念相對落后,僅靠傳統農業種植維持生活,貧困人口較多,總體基礎較差,是譙城區58個貧困村之一。

“大王村是由3個生產隊合并而成,10年前沒有一條像樣的路。”脫貧后的劉昌富回憶說,前些年,主干道最好的就是一條“磚渣路”,其他都是土路,孩子上學、農產品銷售極為不便。

近年來,譙城區交通局、鎮政府精心規劃貧困村道路建設,加大了大王村“四好農村路”民生工程投入力度,不斷提高交通扶貧精準化水平,完善農村交通網絡。該區每年持續加大對大王村資金投入力度,逐步建成高標準主干道路、生產用路15條,自然村內通過“一事一議”、土地增減掛新建道路10多條,先后修建“村村通”“戶戶通”道路30多公里。僅2020年,新修黃莊到明公廟、大王莊到劉寨兩條干道,總長2公里;侯樓、趙陽、大劉、劉寨、明公廟自然村內新修5條道路,總長約3公里。

特別是15條四通八達的高標準農田水泥路,為廣大農戶生產帶來了便利。

“沒修水泥路之前,我總是為農產品運輸銷售而發愁。”多年在外跑運輸、做工程的村民張紀然說,隨著條條水泥路的修通,給他流轉土地的夢想插上了翅膀。近幾年,他先后流轉860畝土地,成立了亳州市譙城區兩河口潤禾家庭農場,種植的菊花、白芍、牡丹、白術等地產中藥材,通過寬敞的道路,架起了種植、采收、運輸、銷售一體化的“金”字橋梁。他還吸納了2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常年在農場務工就業。

“我今年種植的6畝多小辣椒采摘后,在地頭就被外來的客商搶購一空。”脫貧戶劉淑蘭欣喜地說,路通了,外地客商慕名而來。

一條條通戶水泥路,不僅方便了群眾出行、農業生產和農產品銷售,還增強了村民的文明意識和環衛意識。

“現在的道路多平整、多寬敞,咱老百姓要感謝黨的惠民好政策。”老黨員雅運華興沖沖地說,如今道路寬敞平整了,路邊的雜物也都清理干凈了。

“水泥路通村達戶,就連背街小巷也都干干凈凈,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還建起了‘小公園’‘桃花源’,我們住著真舒心。”雅運華告訴記者。

關鍵詞:從“扶貧路”到“小康路”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级午夜理论片日本中文在线 | 婷婷六月中文字幕 | 日本人成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有码视频一伊香蕉久久 | 中文字幕无线观看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