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品牌興農
江蘇宜興:紫砂壺名氣大 “陽羨茶”韻味足
新冠疫情影響下,今年茶葉行情受到波及,無論人工成本,還是市場營銷都比往年更加考驗企業的實力。據江蘇省宜興市農業農村局初步調研,發現市內茶企整體銷售影響較輕,甚至部分企業銷量超過往常。宜興珍香生態茶業合作社負責人熊金芳說,合作社目前銷售額已突破3000萬元,同比增長超過了20%。逆風上揚所謂何,記者近日到宜興市一探究竟。
名優茶制作技藝爐火純青
對宜興珍香合作社的采訪,頻繁地被登門的客商或是客商來電打斷。“雖然今年有疫情,但銷售額不降反升。一些老客戶對我們的品質很信賴,會直接線上下單,也有一些新客戶經朋友介紹主動找上門來,中后期紅茶、黃金茶銷售都不錯。”熊金芳說。
她認為原因是多方面:多年積累的人脈,對產品類別進行細分,更重要的是對茶葉產品質量的把控,以及品牌知名度的不斷提升。
熊金芳在茶葉市場闖蕩多年,深感一個企業長久發展,品質是取勝的關鍵,為了更好地對茶葉品質進行把控,她在太華鎮石門村建成自己的“大本營”,自有基地680畝,同時與周邊茶農簽訂服務合同,負責茶樹種植過程中的修剪、施肥、除草等工作,統一采摘,統一生產加工,輻射帶動面積2000多畝、茶農722戶。對茶葉從種植到銷售全程的參與,也讓她更有底氣。
全民飲茶時代,熊金芳順應市場需求,將茶葉定位為大眾消費等級,在保持名優茶制作技藝“爐火純青”的優勢下,加大適合大眾消費需求常規茶的生產,使“琴棋書畫詩酒茶”“柴米油鹽醬醋茶”交相輝映,讓茶葉走進成千上萬老百姓家中。
目前,宜興名優茶產量近870噸,立足宜興本地茶特色的產品研發是做強產業的關鍵。“如果都能做出花蜜香、甘鮮味,那宜興小葉種紅茶就有了它的市場優勢。”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曾對宜興紅茶進行評價。
為提高鮮葉資源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據了解,宜興現有9家企業投資19條碾茶生產線,在夏秋茶利用上開展了精深加工。有了產量,才能上升銷售的高度,不少茶企認為,想要擺脫宜興茶企“小打小鬧”的局面,或可推動茶企抱團。
歷史名品也“親民”
近幾年,宜興市茶產業發展定位,與茶企想法不謀而合,在做大叫響品牌上不斷嘗試。
宜興市茶園面積穩定在7.5萬畝左右,是江蘇省最大的商品茶生產基地,大大小小的茶企有200余家,茶農6000余戶,種茶主體基本呈現金字塔結構,小規模茶農占多數。小茶農自己闖市場。“‘喊破喉嚨式’售賣,未必能帶來多大收益,只有發展知名品牌,才能突破宜興茶產業發展‘瓶頸’。”宜興市農業農村局茶果指導站站長徐建陶表示。
在眾多茶葉品種中,宜興茶的品質可謂“優等生”。從其地理位置分析,山清水秀、溶洞幽藏,氣候濕潤、雨水充沛,具有茶葉生長的獨特自然條件;再從茶葉發展觀察,其種茶制茶史已經超2000年,貢茶史也有了千余年,“陽羨茶”在唐代達到了歷史高峰,尊崇地位一直延續至明清。入選貢茶,可以詮釋出它的品質上乘。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讓宜興茶叫好又叫座,是宜興市茶葉的主攻方向。隨著全民飲茶時代的到來,經過多方意見征集,宜興將當地的茶葉定位在“平民”路線,用“平民”價格享受貢茶體驗。
作為宜南山區的主導特色農業,擁有2008年全國首批“中國名茶之鄉”稱號,宜興市加快了茶葉品牌打造步伐。2008年,通過挖掘整理陽羨茶的歷史文化,對全市茶葉品牌進行整合,按照“統一標準、統一商標、統一包裝、統一管理”的要求,打造了“陽羨茶”區域公共品牌,全市已有21家茶葉企業加盟“陽羨茶”品牌。“宜興陽羨茶,一壺醉天下”,奏響宜興陽羨茶轉型發展的新篇章。
此后,宜興在2016年又隆重推出了紅茶系列之“宜興紅”。趕上近兩年來紅茶的熱銷,也讓更多茶企享受到“宜興紅”的品牌福利。湖氵父永紅茶林場打造的“百歲紅”搭著“宜興紅”“班車”,成為江蘇入選中國茶葉博物館優質茶樣的兩個茶樣之一,成為去年下半年銷售爆棚的一大砝碼。
在“陽羨茶”和“宜興紅”兩大國字頭地標品牌支撐下,宜興產業產值近4億元。隨著“宜興紅”品牌知名度、市場效益日益凸顯,紅茶產量后來者居上,占比已達53%。今年4月底,一場高規格的紅茶標準制定研討會,茶行業專家出謀劃策,又將助推宜興紅茶向標準化生產、高質量發展大步邁進。
竹茶山水陶多維共生
買田陽羨吾將老,從初只為溪山好。竹茶山水陶,宜興是一座物華天寶之城,尤其是宜興的紫砂壺,飲譽中外。如何將這些名片,與茶產業掛鉤,實現1+1>2,讓富民增收事半而功倍。
在宜興茶、紫砂壺、金沙泉“三絕”資源優勢助力下,宜興市開展了“行四季茶路,尋紫砂之源;賞名家壺藝,品宜興紅茶”“開壺抱茶香天下”等茶文化活動,積極吸納文化界、紫砂界、書畫界的愛茶之人加入茶文化陣營,促進了宜興茶品牌的發展。
疫情未平,今年的茶禪四月活動,不得不從線下搬到了線上,但這并沒有影響消費者參與到宜興茶文化活動的熱情,據統計有近600萬人參與了這場“云賞茶”直播。
為了讓更多消費者了解認識并且能夠購買到一手好茶,作為宜興市產茶大鎮,太華鎮鎮長王學軍首次嘗試網絡直播平臺,開啟了一場“云上茶話會”,讓網友通過直播賞太華茶園風光、逛云上茶市,購買到正宗好茶,也通過新的銷售途徑,助力茶品牌、茶文化傳播。
遠看像森林,近看是茶園,進園似花園。隨著大眾旅游的興起,宜興以茶產業為基礎的茶旅游備受青睞,一批生態茶園猶如雨后春筍,紅嶺茶業、乾元茶業、陽羨茶貢茶院、籬笆園深氧墅、岕茶等均發展了集生態觀光、制茶體驗、茶道茶藝、茶葉銷售等為一體的茶旅融合產品,提升茶產業影響力。在今年江蘇認定的首批10條精品茶旅路線,宜興憑借濃郁的茶文化風情、怡人的鄉村環境,有2條上榜。
一把紫砂一壺茶,宜興陽羨名天下。在茶、壺、竹、禪、旅的多維共生中,宜興不斷把茶文章挖深做精,將茶產業資源轉化為市場競爭力和發展引領力,宜興茶與多張文化名片同頻共振,一同譜寫山青水綠民富的生態文章。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宜興 茶葉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