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宏觀

五中全會透露的不變與變

2020年11月03日 10:52  |  作者:李元麗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剛閉幕,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第一時間就進行了學習。

劉俏表示,“五年規劃”是中國故事和中國發展道路非常特別的一部分,它是“有為政府+有效市場”的重要體現形式,它將頂層設計與底層活力有機組合在一起,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密碼之一。所謂的“不變”是在頂層設計上,給未來較長一段時間描繪經濟愿景和立下的發展目標以及相應的發展路徑,從而激發底層活力。“本次全會以及對于‘十四五’規劃的建議,有著特殊意義。它是在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深刻理解了我國所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之后提出來的,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積極、主動的回應,對于推動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極其重大的意義?!眲⑶稳缡钦f。

在劉俏看來,在經歷了40余年高速發展后,支撐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諸多因素開始逐步弱化。我國發展模式需要從以往的速度規模型經濟增長向質量效益型經濟發展進行轉變。同時逆全球化、中美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都對未來五年的發展提出了全新挑戰。

“從中長期看,我們目前面臨三大挑戰?!眲⑶伪硎荆谝粋€大挑戰,完成工業化進程之后,怎么進一步提升我們的全要素生產率(TFP)。工業化時代適合全要素生產率(TFP)保持高速增長,但到2035年,服務業的GDP占比將達到65%以上,在服務業領域保持高TFP年增速并不容易;第二個大挑戰在于,如何提升中國經濟在全球價值鏈的位置,在全球化的新階段形成產業供應鏈的相對閉環。中國在全球價值鏈的參與度非常高,但同時也大量地依賴上游進口,如何形成供應鏈閉環是未來一段時期非常大的挑戰;第三個大挑戰在于我們的資本、人力、土地等要素流通不暢,與高質量發展的中國經濟并不匹配。

我們的機遇又在哪里?劉俏表示,一是中國仍然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們有4億新的中等收入群體正在崛起,中國正在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二是中國的大國工業,制造業占到GDP27%-28%,而美國只有11%。如果未來我們爭取把制造業的比例保持在20%以上,本身就可以釋放巨大的全要素生產率(TFP)增長潛能。三是“再工業化”,即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巨大機會。再工業化本身以及為之提供基礎的“新基建”,將帶來我國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的巨大空間。四是產業結構的變遷與人口流動。根據光華思想力智庫的測算,我國目前城市化率超過60%,到2035年會達到75%甚至80%左右。這意味著未來15年還將有20%的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市,這個過程中將產生新的龐大的需求。

那么,“變”在哪里?劉俏表示,中國發展模式從來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概念或是思維框架,它是一個隨時間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思維探索和實踐探索的集成。中國經濟社會所處的發展階段不一樣,就決定了破題思路不一樣。這就是“十四五”規劃“變”的部分。

“要回應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就意味著‘十四五’規劃的思路必須改變。我們不再追求GDP等總量指標的高增長,而更加關注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關注產業結構的均衡,更強調人民福祉,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依靠需求驅動、創新驅動的發展路徑?!眲⑶巫詈笳f。

編輯:秦云

關鍵詞:五中全會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综合线亚洲2019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第一页 | 亚洲午夜福利片在线电影 | 亚洲2021AV天堂国内精品久久久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图片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