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僑聲>資訊
“親情中華?文藝輕騎兵”走進黃姚古鎮
拉開中國僑聯助力脫貧攻堅廣西慰問演出序幕
人民政協網昭平11月4日電(記者 李寅峰)11月4日晚,廣西壯族自治區昭平縣千年古鎮黃姚的大劇院中,白發蒼蒼的印尼歸僑何永香目不轉睛地盯著舞臺上精彩的節目,臉上掛滿了笑意。年過七旬的她知道,這場文藝演出,是中國僑聯特意為她這樣的僑胞送來的。為此,她和老伴乘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大巴,從一旁的富川瑤族自治縣趕過來。
“這首歌《共和國之戀》好聽!剛才那首《不忘初心》也好聽!節目非常好!”何永香老人的老伴兒林春喜在節目間隙頻頻點評著,還不忘搖響手中的“啪啪手”,為演員大聲叫好。兩位老人笑著,像兩個快樂的孩子。
何永香是上世紀60年代從印度尼西亞回國的,作為難僑,祖籍廣州的她,最終落戶到大山深處的廣西富川。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精準扶貧政策的順利推進,他們的日子越過越好。“國家對歸僑也非常關照,她以前就被邀請觀看過這樣的慰問演出,我才是第一次呢!”林春喜看著老伴,有些羨慕地說。
藝術家們的激情表演引來場下觀眾發出陣陣掌聲。左上為原空政文工團獨唱演員張原銘,右上為北京歌舞劇院青年獨唱演員李欣憶,左下為中國鐵路文工團獨唱演員山丹。
當天,觀看演出的還有600余位與林春喜、何永香夫婦一樣為節目津津樂道的觀眾。在現場也可以看到,黃姚大劇院座無虛席,觀眾們熱情洋溢,掌聲、叫好聲此起彼伏。
據賀州市僑聯主席古廣清介紹,賀州市共有歸僑、僑眷2萬余人,其中以東南亞歸僑居多。此次演出,主要是慰問賀州僑界群眾與一線扶貧干部,但群眾踴躍申請,600多個座位格外緊張。
藝術家們的激情表演。左上為青年歌唱家湯非,右上為國家京劇院演員、荀派傳人張佳春,左下為廣西“變臉公主”葉小蓮,右下為中國煤礦文工團男高音歌唱家劉君俠。
這樣的場景,讓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部長團長劉奇非常感動。他表示,此次中國僑聯與廣西僑聯主辦“親情中華·走進黃姚古鎮”暨“廣西三月三·鄉音播全球”慰問演出活動,旨在通過彰顯文化的力量,展現文化的魅力,為脫貧攻堅一線的“扶貧人”加油鼓勁。同時,與賀州的父老鄉親共同分享祖國脫貧攻堅的偉大成果和中華民族的特色文化,“用歌聲表達中國僑聯對賀州僑界群眾的牽掛,用舞蹈展現對賀州父老鄉親的美好祝愿。”
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部長劉奇致辭
中共賀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唐敬春致辭
中共賀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唐敬春表示,中國僑聯和廣西僑聯用文藝形式展現了“十三五”以來脫貧攻堅的偉大成果,希望以此為新起點,廣大歸僑僑眷和社會各界人士一如既往關心、支持賀州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投身賀州“十四五”規劃建設,積極參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建設廣西東融先行示范區等各項中心工作,為賀州高質量發展畫好最大同心圓。
帶著對賀州僑界群眾和父老鄉親的深厚情誼,藝術家們在演出過程中格外用心用情,他們盡全力把最好的水準帶給這個古鎮。而看到以往在電視上才有的精彩演出現在面前,觀眾們不斷叫好,每一個節目完成,幾乎都有人熱情地大喊著“再來一個”。
記者采訪了一位頻頻叫好的觀眾,沒想到,他居然兼任僑眷、“扶貧人”雙重身份。他就是昭陽縣扶貧辦副主任、縣僑聯副主席吳遠金。奔波在脫貧攻堅戰一線的他非常忙碌,難得有時間來觀看演出,對演員的表現更是贊不絕口。“非常好!令人深受鼓舞!既結合了基層實際,為脫貧攻堅戰鼓勁,又能匯聚僑心、凝聚僑力,歌頌正能量。”吳遠金說,尤其是那些愛國歌曲唱響時,全場都沸騰了,所以他拼盡全力地喊著“再來一個”。“
劉奇介紹,中國僑聯“親情中華”主題活動至今已開展11年,迄今累計組派藝術團300余個。走進黃姚的演出,是今年以來“親情中華·文藝輕騎兵”助力脫貧攻堅戰的第六場演出。劉奇說:“我們帶給僑胞和各界群眾的不僅是精彩的演出,更重要的是要以文化藝術服務于精準扶貧工作,為脫貧攻堅助力。”
此次演出由中共賀州市委承辦,賀州市僑聯協辦。
編輯:崔姝音
關鍵詞:黃姚 古鎮 親情 中華 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