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口述歷史

于右任夫婦及兒女的簡樸婚禮

2020年11月05日 16:01  |  作者:吳樹民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辛亥革命的元老、民主革命的先驅于右任一生創作詩詞千余首,題字、題寫對聯萬余幅,編制的《標準草書千字文》深受海內外學人歡迎。他和著名水利專家李儀址、著名報人張季鸞被譽為“陜西三杰”,是那個時代三秦兒女最優秀的代表。然而,于右任及其子女的婚姻,卻鮮為人知。

B20201105001-zx11

兩籠白菜給自己辦婚事

于右任20歲這年,按照關中風俗早應定親娶媳了。一來家境不好,二來沒有中意的,就只好拖了下來。他受命辦粥場舍飯濟民,吃舍飯的難民熙熙攘攘,衣衫襤褸。

于右任發現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每天都要攙扶兩個老太婆來粥場吃舍飯,自己卻不吃。姑娘雖說一身粗布衣裳,身體瘦弱,但卻聰明俊俏。每每相見,都是深情地瞥上他一眼,就含羞低下頭去。帶兩個老人吃完,又攙扶二老離去。

于右任感到很奇怪,托伯母詢問,才知道這女子是同住西關的老實本分的莊戶人高煥章夫婦尚未出嫁的三女高仲林。高煥章夫婦看到兩位骨瘦如柴的老太婆佝僂在院外屋檐下,就叫到家中暫住。但是高家日子也很艱難,只好讓姑娘攙扶兩位老太婆去吃舍飯。姑娘生怕兩位老太婆絆磕跌跤,找來兩塊磚頭讓兩位老人坐下,然后拿兩只粗瓷碗,擠進蜂擁的人群爭舀兩碗稀粥。

于右任看在眼里,對姑娘頓生敬意。伯母看于右任滿意,就央人前去求親。高家覺得于右任有文化、人品好,姑娘對于右任早有耳聞,舍飯場相見,心生傾慕,見媒人上門提親,心里高興,羞羞答答對父母說:“全憑二老做主!”

親事雖定,兩家日子一樣拮據,且又適逢荒年,世事無常,一家急娶,一家急嫁。高家深知于右任雖管舍飯場,然而兩袖清風。成親這天,伯母讓人買了兩大籠白菜,高家差人送來20多斤豆腐、粉條,親朋吃了一頓大燴菜和窩窩頭。于家院落擠滿了男女老少,齊夸于右任、高仲林是奇才娶奇女,兩籠白菜辦大喜。

婚禮盡管簡樸,感情卻十分篤厚。晚年的于右任,面容憔悴,白髯飄飄,常常面對西北,面對大陸,思念家鄉和夫人,有時甚至夜不能寐:“白頭夫婦白頭淚,親見阿婆作艷裝?!?961年3月中旬,于右任給一位老朋友寫信說,“今年是我妻80歲壽辰,可惜我不在大陸,她的生日一定會很冷落,不會有人理睬她的。想到這點,我十分傷心?!敝芏鱽淼弥谟胰蔚馁碓负?,專門派屈武(于右任女婿)等到西安為高仲林老人祝壽。祝壽的信件和照片,輾轉傳到臺灣于右任手中后,于右任深為感動。他以詩詞寄托情感,在一首詩中寫道:“夜夜夢中原,白首淚頻滴。”“昨夜夢入中原路,馬首祥云照庶民?!薄?/p>

那些年,在西安書院門街關中書院旁52號于家老宅門口。每當清晨,總能看到一位老婦人坐在石頭上,面向東南長時間的凝望,時而發出一聲聲長嘆。她就是于右任的結發妻子高仲林。自從于右任去了臺灣,整整20多年,老人無時無刻不在惦念著丈夫:“不知他有沒有人照顧,身體可好?”“捎去的布鞋合不合腳?都是按照老鞋樣做的……”

四首詩歌給女兒做嫁妝

于右任和高仲林結為伉儷的一年之后,得一女兒,乳名楞女,學名芝秀,聰明伶俐,被夫婦二人視為掌上明珠。芝秀在三原渭北中學上學時,就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活動。靖國軍總指揮胡景翼和于右任商議軍國大事,經常會晤。一次,見到在上海上學回家的于芝秀,出落得美麗鮮艷,就有意為其保媒擇婿。一天,胡景翼約了劉守中、岳維峻、鄧寶珊等人去見于右任,說:“我幾個來給總司令說個女婿,就是屈武?!?/p>

屈武,是“五四”運動有名的學生領袖,在西安上學時,和同學一起高舉“外抗強權,內除國賊”的橫幅,游行示威。后被選為赴京請愿代表,見到總統徐世昌時,慷慨陳詞“誓死收回青島”“廢除二十一條!”講到北京政府喪權辱國的罪行時,憤怒地以頭碰地,頓時鮮血滿面。次日,全國各大報紙都在顯著位置刊登“屈武血濺總統府”的消息,其愛國精神受到全國人民的稱頌。回陜后,又和陳樹屏、陳振榮發起反對劉振華和陳樹藩拖欠教師薪金的“罷教”“罷學”風潮,被關押。劉振華和陳樹藩密議,殺一儆百,平息學潮。胡景翼、楊叔吉千方百計營救下屈武,讓其投奔三原靖國軍。胡景翼很欣賞屈武的豪氣和才華,于右任也很佩服屈武的正直為人和對靖國軍的支持。

于右任高興地對胡景翼幾人說:“屈武,奇士,奇才!不過這事你們得問問仲林和芝秀!”

屈武和芝秀的婚事,在胡景翼等人的撮合下訂了下來。于右任夫婦希望早日為愛女完婚,然而陜西干戈不止,戰亂頻繁。身為靖國軍總司令的于右任忙于軍務,無暇他顧,就請夫人送愛女赴京與屈武完婚。按照于右任當時的地位和名氣,本應為愛女籌備綾羅綢緞、金銀首飾做嫁妝,然而于右任窮得叮當響,就給女兒寫了四首詩,作為陪嫁。

全詩如下:內子高仲林送楞女入京成親媵之以詩四首:

春風蘇百草,送爾出關門。遇合從兒愿,追隨念母恩。家庭新創造,文學舊思存。應念空山老,詩箋印血痕。

世人如問我,勉強說平安。百戰身將老,三年枕未干。秦兵仍奮激,民黨更艱難。素蓄澄清愿,時??献詫?。

海上攻書日,關中省父時。歲饑兵不飽,女大嫁因遲。多事添媒妁,無端累義師。人性未可測,究竟有天知。

汝婿亦奇士,青年多美譽。憂同屈正則,事類申包胥。至理無貧賤,浮云有卷舒。進修棄努力,嘉藕復誰如!

當時,正是靖國軍遭遇挫折的嚴峻時刻。從這四首詩中,既可以看出于右任對女兒女婿的勉勵之意,也可以看出于右任對革命前途充滿樂觀主義的精神。

將兒婚禮禮金用于救災

1929年8月,在上海。于右任長子于望德結婚,于右任一反平日辦事低調的常態,到處發送請帖,大事張揚,還在著名的“一品香”大酒樓宴請親朋好友。不少摯友私下悄悄議論:“于公這次是怎么啦?”

舉行完大婚儀式,賓客紛紛入席,剛剛坐定,于右任招手請大家安定,含淚講述了陜西的旱災慘狀:田土龜裂,哀鴻遍野,連年顆粒無收,草根樹皮都吃光了,不少人以觀音土充饑;逃荒的日益增多,餓死的屢見不鮮,有的地方不時有人相食的慘劇發生;糧價飛漲,米粒如珍珠一般珍貴,原來七八個大洋一石的小麥竟漲到現大洋二十七塊!在南京召開的相關會議上,有人硬說三秦無災,于右任悲憤交加,痛哭流涕地代全陜饑民呼吁。然而,撥來的賑災款少得可憐,偌大一個三原縣才給一千多元,杯水車薪吶!他大辦兒子婚事,就是要將所接收的禮儀全部移作救災善款,并代陜西災民致謝所有來賓。眾摯友和親朋方明白于右任的苦心。

于右任深知禮金菲薄,他還將自己、夫人的壽金和孫兒滿月過歲所得的禮金悉數捐出救災,另外還購置糧食一百多石運回三原,在縣城設兩處舍飯場救濟災民。

災荒年間,于右任陸續零星寄錢回鄉,每次一千元、一千五百元、兩千元不等,讓秘書張文生親手發放,并再三叮嚀不要記賬。

一天夜里,于右任監督秘書張文生把五本厚厚的賑災救濟表冊撕散,在園中點火燒焚。

(作者系中國作協會員,陜西省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于右任 夫婦 兒女 婚禮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 婷婷久久人人爽人人爽 | 日本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五月激情丁香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有码 | 天天天天香蕉线视频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