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推進“十四五”期間我國油氣體制改革
目前,全球來說是處于石油時代,2035年之后可能就是天然氣時代。世界能源總體發展趨勢是從高碳向低碳、無碳演變,從分散到集中、集中到分散,也就是說分布式能源將成為能源開發利用的重要趨勢;同時,終端用能電氣化程度在增加。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特別是從高碳向低碳、無碳演變過程中,天然氣將會成為一個重要的角色。
未來,在我國綜合能源服務、多能互補,尤其是儲能技術沒有獲得重大突破或者成本沒有大幅度降低的情況下,天然氣可以發揮它的作用,彌補可再生能源間歇性的不足,與可再生能源實現融合協同發展。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按照《意見》,中國油氣體制改革的總體方向是“管住中間、放開兩頭”。“十四五”期間,我國油氣體制改革重點任務有以下八個方面:
一是氣價市場的改革與展望。2020年5月,中央定價目錄中移除天然氣價格,備注中特別強調由市場形成的價格范疇更廣。據此理解,將來在條件成熟時,國家會放開天然氣價格,走向全面市場化。
二是加快形成勘探開發的競爭態勢。形成以大型國有油氣公司為主,多種經濟成分共同參與的上游勘探開發體系,早日形成競爭性的勘探開發市場;同時盡快解決“探而不采”問題,不斷盤活存量資源,通過多種方式,推動探明未動用儲量的開發和產能建設,通過競爭推動管理創新、科技創新,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努力增加可采探明油氣儲量。通過競爭性出讓活動,加大區塊市場投放力度。
三是研究制訂外商參與上游的規則。《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取消了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限于合資、合作的限制。意味著外商可獨立參與中國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有利于增加市場主體,促進競爭。若外商直接參與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成為油氣礦業權人,仍需加快修訂現行法律法規并研究制定實施細則。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快制約負面清單政策落地的法律法規修訂。
四是研究制訂管網獨立的監管規則。為降低管輸費用和推動公平開放,避免壟斷提高管輸費用,需要加強管輸成本監審,加快研究制訂監管規則。同時隨著國家管網的建立,應研究探討管輸費定價模式,即“單一管道”定價方式或者探討“一省(市)一價”模式。
五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市場競爭。在未來國際油氣價格低位徘徊或者說低位徘徊是大概率的情況下,實施低成本發展是我國油氣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對于國有石油企業的工程技術、裝備制造等領域,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參與市場競爭,有利于降低油氣勘探開發、管道建設和設備采購成本,促進油氣產業高質量發展。應根據國有企業改革行動計劃,研究制訂激勵機制,創新體制機制,調動企業人員的積極性。
六是完善石油儲備并提升儲氣能力。2019年底我國有效儲氣量超過160億立方米,約占消費量5.0%左右。但仍然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儲氣能力不足的短板依然突出,需采取多種措施提高應急保供能力。
七是研究油氣開發與環境協調發展。需要研究統籌平衡油氣資源勘探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統籌產業發展與相關領域政策的協調。生態紅線保護區可采取更為嚴格的環保措施,以實現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既保護生態環境,又要服務國家能源戰略、保障油氣供應安全。
八是研究制訂LNG內河及罐箱運輸標準。LNG罐箱將成為儲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國外LNG罐箱儲運技術已成熟。我國也要根據市場發展需求,積極發展沿海、內河小型LNG船舶運輸,出臺LNG罐箱多式聯運相關法規政策和標準規范,以推動LNG在船舶燃料領域的推廣應用,以及LNG罐箱成為產供儲銷體系的組成部分。
[作者系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兼職教授]
編輯:秦云
關鍵詞:十四五 油氣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