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王相偉:開創政協媒體融合傳播新格局
中宏網北京11月18日電(記者王鏡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
置身歷史新起點,在擘畫未來5年乃至15年發展藍圖之際,以怎樣的創新姿態、改革步伐,發展眼光與戰略胸襟推進媒體融合備受關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指出,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牢牢占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
人民政協報社黨委書記、社長 王相偉
日前,人民政協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王相偉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
以制度建設統領融合發展
中宏網記者:結合人民政協報媒體融合的探索實踐,您對當前形勢下推進政務媒體深度融合、深層參與國家治理所面臨的突出問題與存在的改革瓶頸有什么看法?
王相偉:融合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絕不是做出一些簡單的變革就能輕輕松松實現的,必須要以制度建設為統領,面向融合發展需要進行系統性的頂層設計。
作為政務媒體,人民政協報社在微博、微信等開設的政務賬號及客戶端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影響力,但與深層參與國家治理的需要相比,還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新聞發布制度仍未充分發揮作用。我們的政務媒體目前發布的內容均為報紙媒體已經刊登或即將刊登的內容,對于全國政協重點協商議政活動及重要工作信息的授權發布還沒有較為明確的制度安排,重要信息的發布明顯滯后,通常是在事后報道。而政協的協商議政活動需要更廣泛的社會公眾參與,如果事先獲得授權發布,并通過政務媒體廣泛、有效傳播,可以形成社會關注、社會參與、廣泛協商的良好局面。我們在這方面已經有了一些探索,希望能夠在已取得的經驗基礎上,通過制度將其規范化、程序化,形成長效機制,以利于政務媒體在深層參與國家治理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其次要有扶持政務媒體融合、更好發揮作用的政策性安排。目前傳統媒體普遍面臨人才、技術和基礎建設等方面投入不足導致傳播力、影響力孱弱的現狀,必須要充分利用中央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的重大機遇期,研究中央政策、制定發展規劃,通過制度性安排給予融合發展以充足的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第三要有配套制度的支持。包括人民政協報社在內,目前很多媒體均采取了不建機構建機制的方式以適應融合發展的需要,這種做法有其靈活性和便捷性,但也面臨不小的問題。比如機制建立起來后,不可避免地與機構設置下的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沖突--新機制下人才組合必須要有機構的支撐,即在保留機構身份的前提下,才能參與或從事新聞的生產流程。這樣既會對仍在并行的機構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也會對參與融合發展的人才帶來困擾。舉個例子,我們鼓勵大家根據特長與興趣自發組建工作室或項目組,以期充分激活大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但所有參與人員必須保留原有部門身份,因為工作室或項目組不是內設機構,一旦徹底脫離原有部門,就會成為"沒有組織的人",今后的待遇調整、個人升遷就會面臨尷尬境地。機構與機制并行在人手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其矛盾就會愈發明顯。如果沒有配套制度措施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不建機構建機制也只能是權宜之計。
技術賦能媒體融合發展
中宏網記者:新技術正在深刻變遷著媒體生態與發展場景,您對進一步應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進媒體融合有何前瞻?結合人民政協報的全媒體探索實踐,您能暢想5G會催生什么樣的媒體新生態嗎?
王相偉:新技術目前已經在融合發展中得到廣泛而有效的應用,并在引領驅動融合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革命成果,可以讓媒體深度融合時代海量信息,處理效率也得到極大地提高,并提升其可靠性。
以5G技術為例,業界常講的一句話是"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以目前所知的5G技術所能實現的效果來看,這句話有很高的可信度。以人民政協報為例,如果5G技術得到普遍應用,它首先改變的可能是人民政協的履職方式或手段。比如今后的實地視察考察調研可以通過5G技術+全息投影,讓委員們在會議室里就可以全方位地看到想要看到的東西。而這一切,只需要前方攝像團隊向后方傳輸視頻信號,經過相關技術處理即可。
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我們可以更好地擔負起輿情搜集與分析的職能,借助大數據的數據資源分析技術,可以將網上熱點信息實時匯聚,結合數據資源處理技術以及融合媒體資源分發技術,選擇不同方式將內容精準分發、轉發到相對應的各個終端,預測、反饋與網民的互動情況,優化新聞報道的針對性,提升新聞報道的精準性和新聞粘度,并為政協組織和委員履職提供重要參考。
而語音識別與合成所帶來的虛擬主播技術,可以極大地提升新聞視頻類節目的制作效率,使得"政協新聞聯播"類的節目可以實現日播頻率,進一步豐富報道形式、提高報道密度、提升影響力。
這些技術應用帶來的不僅是報道形式與內容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媒體角色得到極大豐富,從報道者逐漸向參與者甚至策劃者靠攏,使得"履職即傳播"成為可能。
危機中育新機 變局中開新局
中宏網記者:置身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尤其是當前戰疫凸顯的種種新挑戰,您對進一步推進媒體融合有何專業思考或建言?
王相偉:如今我們已經身處兩個大局之中,必須要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那樣,要有"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的勇氣與智慧。特別是新冠疫情防控帶來的種種新挑戰,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疫情對各行各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深刻的影響,卻也帶來了變革的機遇。一大批基于新技術的應用蓬勃興起,例如各類"健康碼""健康寶"等,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防控疫情的必需品;而一些傳統媒體的發行和廣告受到嚴重沖擊,但新媒體產品卻得到爆發式增長,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既讓大家看到了融合發展的緊迫性,也看到了無限的可能性。
全媒體時代,每時每刻都在產生海量信息,獲得用戶的關鍵在于信息的有用性和傳遞的及時性。傳統媒體在融合發展進程中,要緊盯這兩個關鍵點作文章,深挖自身核心資源,完美結合新技術,才能走出屬于自己的融合之路。
在資金支持、信息渠道暫時得不到有效支撐的情況下,我建議傳統媒體應組建新媒體聯盟,以期做到信息、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的共享,為聯盟成員提供服務與指導,由"抱團取暖"轉為"抱團發展",群策群力、攜手前行,于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共同走好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之路。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王相偉 政協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