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法治>法治時評
“折翅天使”能否重獲新生
陰暗的房間,煙霧繚繞,小軍(化名)蜷縮在沙發的角落吸著香煙,旁邊落滿灰塵的茶幾上凌亂地擺放著吸毒的工具和還未吸食完的毒品。這樣的畫面,不是某個電視劇或電影中的情節,在小軍的生命里,有三年這樣的時光。
2019年,小軍因吸毒成癮被公安機關送至山東省戒毒監測治療所強制隔離戒毒兩年。“來到這里,我如釋重負,現在就想配合完成戒毒所的治療方案,讓自己盡快好起來。”
因悲痛跌入萬丈“毒淵”
今年33歲的小軍,2009年畢業于國內一所重點大學。畢業后,小軍順利地進入一家世界500強公司,經過幾年的努力,升職為公司部門負責人。工作生活如意,一切順利,未來可期。
2016年8月,小軍的父親不幸離世,他很久無法接受這個現實。一個周末的下午,一個哥們發來信息:“回家了嗎?出來喝酒,聊聊天吧?”此時的他太需要傾吐心聲,于是,欣然赴約。兩人喝酒聊天到晚上,此時他的“好哥們”拿出了一件他很陌生的工具,點燃了打火機。“那其實就是他自制的冰壺,但他說那是水煙,讓我抽幾口緩解下悲傷的情緒,我沒多想,就抽起來了。”……后來,他才知道那就是冰毒。
吸毒后的放縱染上艾滋病病毒
“每一次吸食都想著這是最后一口,但只要吸了這一口,就沒辦法停下來了。”小軍在此后的三年里,一直在戒與吸的思想中徘徊,可每次都是“吸”戰勝了“戒”。于是,他絕望了,放棄了,吸毒也就成了他釋放精神壓力的“最好”方式。
毒品成了小軍的生活必需品,……吸毒后一次次的放縱,導致了更恐怖的后果——他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
和過去的自己說“再見”
2019年,對小軍而言是新生的開始。
“來到山東省戒毒監測治療所后,一邊覺得慶幸,終于可以戒毒了;一邊又覺得恐懼和絕望,怕母親知道后傷心,怕自己的病治不好、毒戒不掉。”每天處于后悔、內疚、自責中的小軍,在戒毒所里度日如年,甚至有了自殺的念頭。
小軍的精神狀態被山東省戒毒監測治療所的警察看在眼里。為了讓他慢慢適應當下的戒治生活,警察鼓勵他參加所里的各種活動,學習自己喜歡的樂器,在每天的習藝勞動中收獲快樂,體現自身價值,慢慢走出過去的陰暗。
一個月后的家屬探訪日,母親來了!小軍透過玻璃窗看到憔悴的母親時,心揪在一起,兩人都失聲痛哭,母親一句句的關心和叮囑刺痛著他的心。“母親要我好好接受治療,把毒品戒掉,改過自新,把自己照顧好,她在家等我回來。”半個小時的探視結束后,看著母親離去的背影和蹣跚的步伐,小軍眼里依然噙滿淚花。
為了讓小軍盡快從這種心理陰影中走出來,作為全省唯一收治男性HIV戒毒人員的山東省戒毒監測治療所給小軍安排了心理輔導課。在課上,警察心理咨詢師的講解和疏導打開了他的心結,一句句語重心長的話像給他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我學會了從負面事件中尋求正面的意義,兩年的戒治生活,如果總是頻頻回首,每一天都會過得非常痛苦。”通過一段時間的戒治,小軍懂得了未來怎樣更好地面對生活!
最近這段時間,小軍正跟著警察練習吉他,同時還在看美國作家海明威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我相信我一定會戒除毒癮,獲得新生,太陽也會照常為我升起。”
編輯:何方
關鍵詞: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