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宏觀

浙江探路個人破產制度 誠信債務人有機會“重生”

2020年12月07日 11:08  |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日前,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工作指引(試行)》(下稱《指引》),提出通過附條件的債務免除、誠信財產申報、合理確定“生活必需品”等以實現豁免財產目的,探索在個人債務集中清理中逐步建立個人破產制度。

《指引》明確,以債務人申報、接受債權人質詢、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核實、管理人調查核實等措施,區分“老賴”和“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對前者強制執行,給后者相對寬松的制度出路。對誠信債務人,法院可免予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拘留、罰款等強制執行措施,可結合債權人會議審議意見依法決定保留債務人生活必需品,并適當給予相關費用補貼等;對債權人,法院引入更多調查手段核實債務人財產狀況,保護債權人正當合法利益。

目前,我國尚未制定出臺個人破產法。現實中,一部分“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陷入困境,喪失再融資、再創業能力,一定程度遏制了社會投資活力。作為民營經濟大省,浙江創業創新熱潮迭起,但由于個人破產制度缺失,創業者一旦創業失敗,就要以個人名義承擔無限債務責任,不能獲得與企業同等的破產保護。

“個人破產制度能夠為陷入嚴重財務困境但誠實守信的自然人提供債務重組機會,有利于債務人重獲‘新生’。”浙江省破產管理人協會會長任一民認為,通過個人債務清理和破產制度,可以保護破產人自由財產,對債務人進行拯救,恢復其生產經營能力。

個人破產制度,對債權人有何意義?浙江省高院民五庭負責人鞠海亭表示,對債權人至少有3項保障。一是摸清財產底數。由于法院案多人少,財產調查未必最為詳盡,引入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管理人,可多渠道調查債務人財產,最大可能摸清財產底數。二是債權實現確定性。個人債務集中清理,能明確債務人到底欠了多少債,債權人可以知曉自己能獲得多少比例清償。三是增加信任度。引入第三方是對法院的制約,有利于取得債權人對調查結果的信任。

對誠信債務人“破產保護”,對于惡意逃廢債如何進一步遏止?浙江大學破產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石一峰認為,打擊惡意逃廢債需要從正反兩方面進行:一方面,建立財產登記和查詢制度,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信用評價體系,督促債務人及時履行債務;另一方面,通過進一步完善個人債務清理、個人破產配套法律制度,讓債務人有機會重新開始。

浙江省高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有序推進個人債務集中清理工作,加強法院執行部門與破產審判部門在人員、財產申報、查控、處置等方面的銜接配合。推動配套制度完善,通過政府法院聯動機制平臺,探索發揮政府相關部門在個人債務集中清理中的公共服務職能作用,積極穩妥地推進個人破產地方立法。(記者 柳 文)

編輯:秦云

關鍵詞:浙江 個人破產制度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特黄国产禁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在人线午夜播放 | 中文字幕欧美自拍 | 亚州成a人片在线观看高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 中文字幕大看焦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