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云上搭臺 用音樂架起五洲理解中國之橋
——2020中國音樂文化線上國際夏令營落幕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修菁)12月8日,隨著“漢語橋?五洲樂:2020中國音樂文化線上國際夏令營”第四階段研修成果在線上對外發布,標志著這一歷時三個月的國際性綜合音樂學習與交流活動圓滿落幕。該活動由中央音樂學院和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以下簡稱“語合中心”)聯合主辦,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孔子學院辦公室及中外音樂文化交流與體驗基地(以下簡稱“中央音樂學院音孔辦及基地”)承辦,面向全世界愛好中國音樂的愛樂人,包含聲樂、器樂、創作和音樂文化研習等多個主題板塊。
在歌聲與樂聲中交流互鑒
2020中國音樂文化線上國際夏令營第四階段研修成果,由來自21個國家近百位優秀音樂人才組成龐大的演出陣容,在全球11所孔子學院及大學的共同支持下,完成了《我們》(器樂合奏)、《教我如何不想她》(男女混聲合唱)、《同一首歌》(聲樂器樂合奏)三首音樂作品的研修成果云展演。
器樂合奏《我們》由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李小兵在之前千人合唱的原創歌曲基礎上,特別為此次云展演而作的民樂版本,由來自歐美9國的青年音樂人演繹,不僅是此次國際夏令營的學習成果匯報,對搭建平臺,匯聚中外音樂人用音樂表達對仍處在疫情中的各國民眾心靈的慰問與撫慰。
《我們》器樂合奏
《教我如何不想她》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藝術歌曲之一,此次國際夏令營匯報的研修作品是由中央音樂學院指揮家楊力教授改編的版本,由來自歐美6國的歌手演唱,以四聲部男女生混唱的形式重新演繹,致敬經典。
《教我如何不想她》男女混聲合唱
《同一首歌》是一首中國膾炙人口的當代歌曲,由中央音樂學院校友、青年揚琴演奏家/作曲家陳蕓蕓重新編配,在聲樂演唱的基礎上融入6件中國民族樂器交相輝映,各國青年共同唱奏出同一旋律,祈愿世界和平。
研修作品《同一首歌》
云上搭臺 用音樂架起理解中國之橋
此次“漢語橋?五洲樂:中國音樂文化線上國際夏令營”自9月21日正式啟動,由“《漢語橋?五洲樂》主題宣傳片”、“全球音樂才藝視頻大賽”、“中國音樂文化線上課程”和“研修成果云展演”四大部分組成。其中,“全球音樂才藝視頻大賽”吸引了全球68個國家的243名中文學習者和中國音樂愛好者參加。
“中國音樂文化線上課程”由12位中國當代著名歌唱家、作曲家、演奏家組成強大的教學團隊錄制唱、奏教學片。“七彩中國”集中展示了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和當代藝術創作,以網絡傳播的優勢,對中國音樂文化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立體式分享。
“中國音樂文化主題夏令營及研修學院”活動系中央音樂學院音孔辦及基地創辦的國內外知名音樂文化品牌,自2014年至今已舉辦五屆,共邀請來自五大洲8個國家、16所著名大學的217名音樂專業師生到訪中國多個城市,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交流活動。為適應新冠疫情影響下的全球文化交流新趨勢,2020年轉為線上形式,煥發出新的活力和更為廣泛的世界性影響。國內多家主流媒體也對本次活動的意義與效果給予肯定。參與學員們也紛紛發來感言,表達他們對中國文化熱愛之心聲,音樂架起了各國愛好中國音樂的民眾友誼之橋、理解中國之橋。
附本次夏令營參與者感言:
非常榮幸有機會為“漢語橋·五洲樂:中國音樂文化線上國際夏令營”改編《教我如何不想她》這首作品。看到如此多外國朋友喜歡這首歌,并將歌曲韻味表達的如此之好,令我非常感動,這充分說明了音樂是無國界的。通過音樂之橋、漢語之橋,外國朋友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中國文化,感受到中國文化之美。
——亞洲: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楊力(《教我如何不想她》編配合唱者)
在居家隔離的時候,通過此場全球音樂才藝視頻大賽,我得以與全世界各地演奏者共同演奏音樂,這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很榮幸有這次機會,與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國演奏家和作曲家一起合作和創造。
——美洲:美國卡爾頓文理學院Gus Holley
此次民樂版本的《我們》溫暖而大氣,不同膚色、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樂手們,有著相同的心聲,感情真摯,表達了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生命與愛的感懷,對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的炙熱情懷!在這個特殊的2020年,祈愿世界各國人們團結攜手、共克時艱。
——亞洲: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李小兵(《我們》作曲者)
這些活動不僅在疫情中,為熱愛中國音樂的世界各地音樂家們提供學習機會,更重要的是,通過活動弘揚了中國音樂和中國文化!感謝你們架起了一座中國音樂的世界橋梁!
——美洲:美國卡爾頓文理學院教授高虹(特邀演奏家)
疫情期間,感謝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央音樂學院主辦的系列線上音樂文化交流活動。
非常榮幸能參加享負盛名的“漢語橋·五洲樂”全球音樂才藝視頻大賽,這樣的平臺我們之前從未有過。能以中文表達自己并被理解,用同一種聲音與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流,分享彼此的體驗與藝術才華,我們感到非常榮幸,也非常熱愛和珍視此次學習中國音樂和中文的機會和挑戰。
——非洲:納米比亞大學孔子學院 Vm6
此次活動是了解中國音樂文化的絕好機會,我在參加線上國際夏令營過程中,獲得了更多途徑和機會了解中國音樂和中國文化。在逐漸深入了解文化的過程中,也增強了學好漢語的動力。
——歐洲:德國伯樂高級文理中學Ben Hanenberg
很榮幸受邀為此次 “云展演”編配了《同一首歌》。我們與來自世界各國的中國音樂文化愛好者,雖為不同民族,內心卻流淌著相同旋律,在“云舞臺”上,大家為同一個夢想盡致演奏,盡情高歌!
——亞洲:青年揚琴演奏家/作曲家陳蕓蕓(《同一首歌》編配者)
非常榮幸和開心能夠第三次參加由中央音樂學院主辦的國際音樂夏令營活動,2016年和2018年來中國參加的兩次夏令營,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經歷。尤其2016年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國,國際音樂夏令營活動是體驗什么是真正“全球化”的最佳方式之一,無論我們彼此相距多遠,文化可能存在多大差異,這項活動(即使是線上活動)也將再次告訴我們:我們比想象中更加緊密相連。
——歐洲:丹麥皇家音樂學院教師José Valente
對我來說,參加國際夏令營就意味著走出國門,但今年由于疫情原因成為很特別的一年。祈禱全世界的疫情趕快結束,感謝在此次線上國際夏令營中辛勤付出的各位老師們,中國音樂文化線上國際夏令營活動非常成功!
——亞洲:緬甸 Aung Kyaw Soe
感謝組織方為我們參與中國文化的全球對話提供機會,同時感謝參賽者,讓我有機會與優秀的音樂家們同臺競技、相互學習。更重要的是,在所有人都不得不保持社交距離的時刻,我們仍有機會進行創造性的合作與溝通,在世界各地充滿危機與疾病之時,我真心希望所有人健康平安,世界再次繁榮。
——歐洲:烏克蘭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音樂孔子課堂Viacheslav Rodionov
2020是無比艱辛的一年,但音樂讓全世界的人們歡聚一堂,非常榮幸我也參與其中。希望今后能繼續深入了解中國音樂和文化,同時也介紹給全球更多的人。
——大洋洲:澳大利亞Gabriela Thomas
編輯:楊嵐
關鍵詞:音樂 中國 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