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聚焦 公益資訊 基金會 公益人物 社會責任

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殘疾人無障礙出行還需更多重視

2020年12月09日 15:35  |  來源:寧夏日報
分享到: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據統計,寧夏現有各類殘疾人47萬人,占全區總人口6.83%。在國際殘疾人日這一天,記者走上街頭,實際感受日常生活中殘障人士在公共服務方面是否有所不便,視力殘疾者出行是否順暢。

盲道變“忙”道

盲道體現著全社會對視覺障礙者這一特殊群體的呵護,然而,記者走訪銀川市新華路、中山街、黃河路、福州街、森林公園等地時發現,盲道被“侵占”現象屢見不鮮。

有的盲道被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借用”,有的被附近商家設置固定路障變成“私人領地”。此外,有些道路的盲道鋪設并不合理,有的鋪設在花池邊,有的在樹坑邊,對殘疾人來說非常危險。在一些小街巷,盲道修建有不連貫現象,有的突然中止。一個正常人想要沿著黃色盲道走一段路都要小心翼翼,更別說視覺障礙者。視覺障礙者楊麗說,她的眼睛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為了安全起見,她平時都是在家人的陪伴下才敢出門,“雖然很多地方都鋪設了盲道,但很多地方都停著車,有些地方也走不通,視力殘疾人想要獨自出行太難。”

“哪里有那么多視力殘疾人。”對一些占道行為,一些人理直氣壯。據統計,寧夏現有視力殘疾人7.6萬人,占殘疾人總數的16.4%。按照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相關規定,盲道上不得有障礙物。占用盲道不僅是不文明行為,也是違法行為。

無障礙設施建設需要更用心

“現在很多地方都有無障礙通道,這本是件好事,但有些通道設計不合理。有些地方的無障礙通道坡度太陡,坐著輪椅如果沒有別人的幫助,靠自己根本無法上去。”雙腿殘疾的王勇說出了很多殘疾人心聲,不少腿部殘疾者在出行時都遇到過這樣的尷尬。

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記者觀察到,在銀川市,大多機關單位、商場等公共場所都設計了無障礙電梯和通道,但部分通道坡度卻過于陡峭,沒有幫助,殘疾人坐著輪椅很難憑個人力量通行。記者走訪多處公共衛生間發現,大部分衛生間設有無障礙衛生間,但有些設備存在問題,有些沒有安全抓桿,有些甚至被封閉,有些成為打掃衛生工作人員存放清掃工具的格子間。

“無障礙設施需要更人性化一些,在設計時,可以邀請殘疾人參與進來,只有真正了解殘疾人的需要,無障礙設施建設才能更加合理。”王勇說。

人性化服務讓心更溫暖

市民服務大廳是面向社會的重要窗口單位,業務涵蓋范圍廣,辦理涉及民生的事項多,經常會有殘障人士前來辦理業務。12月3日,記者來到銀川市市民大廳,感受殘障人士辦理業務過程。大門口,殘疾人通道可方便輪椅上下,在一樓大廳,有專門為殘障人士提供的愛心輪椅等輔具可供免費借用。一樓大廳有工作人員引導,殘疾人可乘坐無障礙電梯上樓辦理業務。接待聾啞人群體時,窗口設有寫字板等設施,可以文字告知其業務辦理的流程,同時一側有“幫辦”“代辦”人員全程引導,提供解答、導辦、幫辦、協辦等日常服務工作。

工作人員介紹,殘疾人出門辦事比正常人困難許多,市民大廳是便民單位,除了讓殘疾人少跑路,更多的是要讓他們感到暖心。有時候,一個扶手、一個指示牌就能緩解他們的尷尬和無措。

在自治區人民醫院、銀川火車站,無障礙電梯等設備均通暢運行,公共衛生間均設有無障礙衛生間。

讓殘疾人感受更多陽光和關愛

“關愛殘疾人,讓殘疾人感受更多的陽光和關愛,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自治區殘聯相關負責人表示,殘疾人是一個特殊群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不斷健全完善更加公平的社會保障體系,我區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基本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殘疾人生活環境和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大眾對殘疾人的認識和理解程度逐步提高。讓殘疾人邁出家門,更緊密融入社會、實現人生價值,是殘疾人內心深處的期望。殘聯部門將進一步倡導扶殘助殘良好社會風尚,推動我區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記者 趙婷婷)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殘疾人 無障礙 出行 盲道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午夜福利视频 | 午夜激情视频久久 | 中文字幕巨乱亚洲 |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 色爱区综合激月婷婷视频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