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多黨合作>民革
在活動中提升組織凝聚力和向心力
———民革寧波市委會的公益活動新思路
人民政協網寧波12月9日電(本報記者;鮑蔓華;通訊員;陳佳瑜)近日,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農業農村局迎來民革海曙一支部“尋淵它山·同心筑夢”公益講堂帶來的書法培訓課。這是該公益講堂繼篆刻課后,進行的第九場書法課。
民革的良好形象如何樹立?民革寧波市委會一直在探索實踐。
市委會積極整合人才資源、智力資源,組織全市民革黨員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服務,全力打造具有民革特色的服務品牌。
2020年1月,民革海曙一支部圍繞“兩大活動基地”這一年度總體建設目標,在月湖美術館舉行“民革海曙區一支部社會服務活動基地”揭牌儀式,正式啟動“尋淵它山·同心筑夢”公益服務行動。市委會主委王建康勉勵支部黨員,充分發揮服務熱情,全面增強支部的社會影響力。
海曙一支部與月湖美術館簽署基地共建合作框架協議:約定2020年開展的社會服務活動主要為文化藝術類公益講座,活動性質為純公益,以共同打造民革黨派特色與月湖美術館特有的文化品牌為主,對象為少兒、小學生,由月湖美術館為社會服務活動提供場地保障。
“六一”兒童節前夕,支部的公益講堂與四明山革命老區的學校簽署共建公益講堂入駐校園活動的合作備忘錄。雙方約定,民革海曙一支部結合學校現有的社團類課程,為該校提供國學傳統藝術類課程師資力量支持,每學期為學校提供不少于24次公益課程。并根據推進公益講堂建設需要,為學校在國學傳統藝術領域教育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與支持。首批贈送的教學物資于兒童節當日送達該校,主要用于圍棋課、美術課等開課所需。
公益講堂主講老師給地處四明山革命老區的九年一貫制學校注入了國學藝術類師資力量,給當地小朋友帶去了書法(篆刻)、音樂、圍棋、美術(油畫)等國學藝術類公益課程。至此,支部出色地完成山區公益送教任務。
接下來,民革寧波市委會將聯合海曙一支部全力以赴建設好“尋淵它山·同心筑夢”這一社會服務品牌,繼續在“進機關送服務”和“進校區送知識”等方面下功夫,增強社會服務活動影響力,并在活動的組織與開展中提升組織凝聚力和向心力。
編輯:劉乙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