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口述歷史

從庚伢子到雷鋒——家鄉人記憶中的早年雷鋒

2020年12月17日 11:00  |  作者:余瑋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2020年,是雷鋒誕辰80周年。

1940年12月18日,在湖南省望城縣安慶鄉簡家塘村一戶貧苦農家里,一個小男孩呱呱降生。因為這一年是農歷“庚辰”年,他的父母給他取了個乳名“庚伢子”,孩子的叔祖則給他取了個正式名字———雷正興。此時,他的親人不會想到,這個瘦弱的“庚伢子”以后竟成為中國的紅色偶像、令世人景仰的道德榜樣。他就是雷鋒。

B20201217003-zx9

早年雷鋒

苦水里泡大的“庚伢子”

“我和雷鋒是本家,從苦水里生,在紅旗下長,小時候在一起砍過柴……”筆者在雷鋒故里尋訪到了難得的雷鋒童年見證人、湖南雷鋒紀念館終身名譽館長雷孟宣。老人體型瘦削,白發稀疏,但精神矍鑠,聲音洪亮。談起雷鋒,他十分激動。

“雷鋒的祖父一年到頭給地主當牛作馬,竟被地主活活逼死。他的父親一生做苦工,后來被國民黨士兵和日本鬼子毒打以后,含恨死去。他的哥哥和弟弟也是在貧病交迫中離開人間的?!崩酌闲f,雷鋒的母親性格剛強,吃苦耐勞,在給地主唐四滾子家當傭人時受盡了迫害和凌辱??墒?,在暗無天日的舊社會,窮人有冤無處伸,有苦無處訴。雷鋒的母親回到破舊的茅屋后,仰天長嘆,欲哭無淚,最終含恨自盡。

后來,雷鋒在他的憶苦思甜報告中這樣講述自己的身世:

“……家有五口人,爸爸、媽媽、哥哥、弟弟和我……

黑暗的舊社會是一個吃人的社會,窮人只能給富人當牛當馬,過著非人的苦日子。我家祖輩三代都是給地主做長工,維持一家半飽的生活,我爸爸給唐地主做長工時,連一家半飽的生活也維持不住……我媽媽被唐地主凌辱,我媽被逼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在1947年8月(農歷)中旬的一天晚上自殺?!?/p>

雷孟宣對筆者回憶道:“我記得很清楚,那年陰歷八月中旬出葬的那一天,大家全到了,盡管整個村子與(雷家的)親戚只有幾十人??揿`的時候,都哭雷一嫂死得慘,所有的人都哭了,雷鋒的外婆、姑媽哭得更是傷心。大家把他的母親抬到山上,第一天沒有落土,因為風水先生說日子不好,第二天才落土。我想,雷鋒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那場面?!?/p>

本該在父母懷里撒嬌的雷鋒,不到7歲就變成了一個孤兒,是叔祖母養育了他。雷孟宣說:“當時,雷鋒的叔祖母家也很窮,全家8口人就靠叔祖父佃種唐四滾子5畝田,每年還了租債后剩下的糧食就不多了。叔祖父曾學過唱皮影戲,因此在每年的農閑季節,外出唱皮影戲,掙點錢補貼生活。雷鋒很懂事,總是默默地爭取為叔祖母多做點力所能及的事,砍柴、挑水、看牛、尋豬草,都搶著干?!?/p>

雷鋒父親的生前好友、曾任望城縣安慶鄉鄉長的彭德茂回憶過雷鋒那悲苦的童年生活———雷鋒常常上山砍柴、放牛,可是,當地的柴山全都被地主霸占了,不許窮人去砍柴。有一天雷鋒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見了,她指著雷鋒破口大罵,要雷鋒把柴送到她家,并搶走了柴刀。雷鋒哭喊著要奪回柴刀,可那地主婆竟舉起柴刀惡狠狠地在雷鋒的左手背上連砍三刀,鮮血順著手指滴落在山路上……

這時,小伙伴們尋來草藥,用口嚼碎給雷鋒敷上,幫助他把柴整理好,送他回家。雷鋒含著淚花回到叔祖母身邊,訴說了被地主婆砍手的經過,叔祖母心疼得落了淚。

雷孟宣說,雷鋒手上的傷口后來受到感染,潰爛流膿,吃飯拿筷子都困難?!八氖遄婺赣值缴缴贤谛┫捉舛镜牟菟幗o他醫治,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后,傷口才慢慢愈合。”從此,那鮮明的刀痕永遠留在了雷鋒的手背上,這深深的仇恨永遠銘記在他心里。

鄉親們雖然很心疼小雷鋒,可是連年的戰火使本來就在生死線上苦苦掙扎的老百姓們生活日益艱難,對于可憐的小雷鋒的幫助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于是,有人介紹小雷鋒去地主家做工。自從踏進地主家大門那一刻起,小雷鋒開始了噩夢般的生活。他曾這樣回憶這段經歷:

一個農民介紹我到地主家看豬,每天看10頭豬,要給豬洗澡,晚上沒有地方睡,有時還要同豬睡。有一天掃豬欄掃得不干凈,地主卡著我的脖子打。過年地主吃魚吃肉,把剩肉喂狗,我也想吃點,我撿了喂狗的肉吃,被狗腿子揪著耳朵,揪出了血,我哭了,地主把我往外面拖,不給我飯吃。我的一個同伴很同情我,但也沒有辦法,就裝了點豬食給我吃……

后來,雷鋒在外流浪。一天,雷鋒回“家”了。“是庚伢子回來了吧?”叔祖母仔細一看,見雷鋒瘦得不成人樣,身上又臟又臭,不禁一陣心酸,一把摟住雷鋒的頭,泣不成聲地說:“伢子,你再莫去討飯了,我們喝粥多放一碗水,有叔祖母在,就不會把你餓死的?!甭犃耸遄婺傅脑?,年僅8歲的小雷鋒在外受的苦難和委屈一下涌上心頭,他撲在叔祖母的懷里大聲地痛哭起來。

由于童年經常挨餓,雷鋒小小年紀就得了胃病,營養不良,身高、體重都不及同齡人。這樣的身體狀況在之后的歲月里一直伴隨著他,還差點影響了他的前程。

B20201217002-zx9

1954年,雷鋒在清水塘小學加入少先隊。 戴杰 攝

新中國的第一代少先隊員

1949年8月,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開進了安慶鄉,雷鋒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50年夏末,人民政府保送他進入小學免費讀書。開學第一天,鄉長彭德茂送他上學。

當年和雷鋒朝夕相處的師生們還清楚地記得,在龍迥塘小學的第一堂課,雷鋒向語文老師請教后,一筆一畫在作業本上寫下“毛主席萬歲”幾個大字。這個年僅10歲的孩子,從心底里感謝毛主席和他領導的中國共產黨,讓勞苦大眾翻身做了主人。

雷孟宣介紹說,雷鋒上小學時一共換了5所學校?!袄卒h特別愛書,只要有點錢舍不得買吃的就愛買書讀。有的書買不起,他星期六、星期天就到書店去看。在望城縣當通訊員時,他又讀了文化夜校。”

小學的同學們給雷鋒起了一個外號———“浮頭魚”,這來源于他開朗、活潑的性格。學校里組織的跳舞、學普通話、演講比賽、打球、上臺獻花、政治學習等各種活動都能見到他的身影。可以說,只要學校有活動,就永遠少不了勤奮上進的“庚伢子”。

1953年6月,“中國少年兒童隊”正式更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1954年6月1日公布了正式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隊章》。雷鋒就是在這一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少年先鋒隊組織,成為新中國第一代少先隊員。

在整個小學階段,雷鋒給老師、同學留下的印象是:盡管不是很聰明,但憑借著超人的刻苦,憑著事事都想爭第一的精神,成績依然名列前茅。有個同學曾給雷鋒編過一個順口溜,至今還在當地被傳誦:“小小雷正興,家里貧又窮,趕路幾十里,早到第一名,學習他最好,活動他最行。大家學習他,爭做好學生。”同學夸他學習最好,是指他不怕困難,發奮讀書,考試成績總是全班前幾名;夸他“活動最行”,是指他熱心于少先隊活動,什么旗手、鼓手、中隊委員、少先隊代表,他都干得很出色。

1956年夏,雷鋒小學畢業。7月15日,在畢業典禮上,系著紅領巾、穿著白襯衣的雷鋒上臺發言:“我小學畢業了,將來,我要響應黨的號召當一名新式農民,駕駛拖拉機耕耘祖國大地;將來,如果祖國需要,我就去做個好工人建設祖國;將來,如果祖國需要,我就去參軍做個好戰士,拿起槍用生命和鮮血保衛祖國,做人類英雄。同學們,讓我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競賽吧!”

畢業后,雷鋒回到農村,找到鄉長彭德茂,說要找點事做,找口飯吃。1956年夏秋時節,雷鋒在生產隊當了近3個月的征收公糧助理員。他懷著極大的熱情,憑著一股子韌勁兒投入到工作中,業績突出。不久,他就被調到鄉政府做了一名全天候的通訊員。

又過了兩個月,一個偶然的機會,使雷鋒的命運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轉變。

B20201217001-zx9

1955年,雷鋒(前左三)讀小學時與同班同學及老師的合影。 戴杰 攝

勤快而好學的公務員

這一年的8月,為了補上一名縣委機關通訊員參軍后的空缺,時任縣委組織部干事的黃菊芳被縣委派到各個鄉去物色人選。她跑了好幾個地方,也見了不少人,但一直都沒有中意的人選。

黃菊芳來到雷鋒所在的安慶鄉政府時,恰巧彭德茂不在,雷鋒義不容辭地承擔了接待任務。他熱情、禮貌地請黃菊英坐下,又給她倒了杯水,然后就去繼續和桌子邊的幾個青年造《秋征花名冊》。笑容可掬、機靈健談的雷鋒引起了黃菊芳的注意。于是,黃菊芳有意地和他攀談起來。交談中,雷鋒告訴黃菊芳,自己是一個孤兒,是共產黨、毛主席給了他一切?!芭f社會的苦是我們的階級苦,我要時時記住這血淚深仇。”雷鋒還告訴黃菊芳,為了牢記這血海深仇,不忘共產黨毛主席的恩情,他把自己的苦難家史寫成了一本小冊子。黃菊芳很感興趣,要雷鋒拿給她看看。

那是一本用紅紙折成8頁的夾頁子,長約6寸,寬約3寸多,封面上用毛筆中楷直書“苦難的家史,我的理想”幾個字。“苦難的家史”部分寫的是舊社會怎樣奪去了他家4條人命,把他變成一個孤兒,以及他所遭受的無盡苦難;“我的理想”部分則寫自己在新中國成立后得到毛主席、共產黨給予的關懷,孤兒如何過上了好日子,免費上了學。在這部分中,雷鋒還立志要向黃繼光、董存瑞、劉胡蘭、趙一曼等英模學習,愿意到最艱苦的地方去鍛煉、工作,以報答毛主席和共產黨的恩情。

讀完雷鋒的那本小冊子,黃菊芳當晚久久難以入眠,心中既充滿喜悅,同時也夾雜著一些不安。喜的是發現了雷鋒這樣一個好苗子,苦大仇深,對黨、對毛主席有感情,有遠大志向;不安的是,雷鋒個子矮小,組織上是否同意錄用他,自己心里還沒有底。

第二天,黃菊芳一大早就起了床,發現雷鋒也早已起床在門外等自己。從他充滿血絲的雙眼和倦意未消的臉上,她看出雷鋒昨晚一定也沒睡好,心情似乎有些焦急和不安。

見黃菊芳出來,雷鋒便主動又有點拘謹地說:“黃干事,我想找你談談。”也許是職業的敏感,黃菊芳覺得這是一次深入考察了解他的機會,于是就把他請進屋里。雷鋒懇切地說:“講心里話,我一心就是想參加革命工作,但不曉得夠不夠條件?有沒有機會?這次,一定要請你做個推薦,行嗎?”黃菊芳對雷鋒說:“條件也夠,機會也有,不過還是要慢慢來,今后碰上了機會,我一定推薦你,等組織上批準了以后,隨即就通知你們鄉上?!?/p>

多年后,筆者在長沙蓉園專訪過黃菊芳,笑言她慧眼識英雄,黃菊芳則說:“是歷史的巧合,關鍵是雷鋒個人的潛質不錯!”

黃菊芳回到望城縣委后,就向時任望城縣委書記的張興玉匯報了雷鋒的詳細情況。她太喜歡這個小伙子了,以至于在沒有得到張興玉的明確回答時,仍然執著地推薦雷鋒。她覺得如果雷鋒不合適做通訊員的話,那還可以介紹他到縣印刷廠去當工人。黃菊芳認為,雷鋒無論是做通訊員,還是做工人,一定都會很出色。最終,張興玉同意了黃菊芳的推薦。

熱情、勤快、好學———這是雷鋒當年留給望城縣委機關工作人員的印象。當時經常在縣委機關辦公的只有30幾個人,來了一個新同事,大家很快就都知道了。時任宣傳部干事的李仲凡回憶道:“雷鋒個子不高,一臉孩子氣,很引人注目。他由鄉下來到縣城,而且進了縣委機關,第一次遇到這么大的場面,陌生、新鮮也很好奇。他到每個房子的門口都望望,把電話機、油印機、交通班的幾部單車等很少見過的東西仔細看了個夠,不時跟大家問問……很快就跟大家都搞熟了。”

雷鋒進機關后,他的誠實、熱情、勤奮贏得了大家的高度贊揚,工作上一帆風順,組織上也特別關心他的成長。有一段時間,大家發現他有了驕傲自滿的苗頭,組織上決定找他談話。一天中午,雷鋒正在宿舍里一頁一頁地翻閱團章,看到黃菊芳走了進來,非常高興,征求黃菊芳對他學習的意見。

既然雷鋒主動地提出來了,黃菊芳便敞開和他談起來:“小雷,平時是你找組織的時候多,今天是組織上派我來找你的。我們交換一下意見,好嗎?”雷鋒說:“那太好了,我知道組織是關心我的,我有什么缺點請指教。”

在黃菊芳的回憶里,從那次談話后,雷鋒進步更快,時刻注意嚴格要求自己,同志們對他的反映也更好了。組織上對雷鋒毫不隱瞞自己的缺點、聞過則改、言行一致的表現十分滿意。因此,機關黨支部根據雷鋒的表現和入黨的迫切要求,曾經研究過把他列入納新的培養計劃,由大家負責培養。

1957年10月25日,望城縣作出了治理溈水的決定。溈水河是湘江的一條支流,貫穿望城縣全境,河道曲折,堤長險多,水患頻發。為了治理溈水,望城縣成立了專門的指揮部,集中干部民工近兩萬人同時上堤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

在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家屬大院,筆者采訪了趙陽城。1956年至1958年,趙陽城擔任望城縣委副書記、書記時,雷鋒曾在他身邊工作過2年。受訪時,老人盡管已是耄耋之年,但是精神矍鑠、思維清晰,說起話來鏗鏘有力,講到雷鋒時更是神采飛揚。

開始,望城縣委考慮到雷鋒年紀小,留在機關比較合適。但雷鋒一連幾次遞交申請書,要求參加治理溈水河工程。他還多次找趙陽城論理,說:“舊社會,我被逼成了孤兒,討過飯,晚上睡在人家的臺階上,什么苦都吃過,比起來,工地上算是幸福生活了。何況我還年紀輕,能夠吃苦?!痹诶卒h的強烈要求下,望城縣委同意了他的請求。趙陽城回憶說:“當時,我正患瘧疾,組織上就分配他到工地當通訊員,并負責照顧我的日常生活。”

治理溈水河工程完工后,1958年2月26日,雷鋒成為團山湖國營農場最早的一批職工。他來這里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開拖拉機,并很快就成了全縣第一位拖拉機手。幾個月后,雷鋒又從團山湖農場轉到新成立的五星人民公社。本準備投身于如火如荼的“人民公社”運動中的雷鋒,此時又做了一個改變自己人生道路的決定:選擇報名應征鞍山鋼鐵廠的招工,支持國家工業建設。

從家鄉走向全中國

趙陽城回憶起雷鋒去鞍鋼的往事時,說:“他去招工時找過我。我說我是北方人,但我沒去過東北,那里比太行山還要冷,沒有大米吃,沒有辣椒吃,你行不行?雷鋒說,趙書記,我不怕苦,也不怕累,他們能夠生活我也能夠?!比欢泄し娇蠢卒h矮小,不感興趣。雷鋒著急了:“我個子矮、精神高!”對方被感動了,便發了張登記表讓雷鋒填寫。就在這張表上,雷鋒將曾用名“雷正興”改為“雷鋒”。

趙陽城接受筆者采訪時回憶說,雷鋒改名,起初是覺得“雷正興”土了點,到外面闖世界要起個“響亮”一點的名字,他說想改成“雷峰”,用“山峰”的“峰”——上山有勁!為此,趙陽城當晚找來縣委辦主任皮文安和當年介紹雷鋒入團的團支部書記馮樂群,三人合計了一下,趙陽城建議用“鋒”不用“峰”。

第二天,趙陽城對雷鋒說:“我以前叫‘羊成’,后來改成了同音的‘陽城’。你不是上山下鄉,最好不用‘山’旁的字。你不是要去鞍鋼嘛,跟鋼鐵打交道,不如把‘峰’改成‘鋒’——‘金’字旁比較好!”雷鋒欣然接受了。

雷孟宣回憶說,雷鋒改名的原因是“正興”這個名字有寄望家族興旺的意味,“他說家都沒了,還用這個名字干啥呢,于是請縣委的領導替他改一個名字,本來改的是‘雷峰’,取‘奮發向上、攀登高峰’之意,后來才改為‘沖鋒在前’的‘鋒’?!钡珜嶋H上,雷鋒在到了鞍鋼之后,有一段時間他同時使用“雷峰”和“雷鋒”這兩個名字。

趙陽城向筆者回憶道:“當時,望城縣城不通公路,我送雷鋒到湘江邊望城碼頭離開家鄉。在候船室,我對他說,這兩年我身體不好,謝謝你對我的照顧。雷鋒連連說,不要謝,這是我的本職工作。我說,今天你就要離開生你養你的地方,也是你工作第一站的地方,你要走向遙遠的地方,到鞍鋼好好聽黨的話,向工人老大哥學習。他說,我決不會給望城人、望城縣委和你趙書記丟臉,我會像你取的名字那樣,在前面打沖鋒。他是坐輪船到長沙的,再坐火車去東北,在武漢和北京分別倒車?!?/p>

故鄉就這樣作別在了身后,雷鋒把全部家當裝進一只箱子,帶上心愛的口琴,第一次坐上火車,出了遠門。在告別家鄉之前,他特意去韶山瞻仰了毛主席故居———毛主席是這個年輕人最崇拜的人。

從此,雷鋒從家鄉出發,遠赴東北,走進了鞍鋼,走進了軍營,走向了全中國,走進了中華兒女的精神世界。這么多年來,在雷鋒的家鄉,他的名字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褪色。雷鋒精神像一顆種子在他的家鄉生根發芽,在全中國廣泛播撒、茁壯成長。

(本文作者為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會員、《中華兒女》首席記者、《中華雷鋒報》總編輯)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雷鋒 黃菊芳 地主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午夜视频一二三区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国产 | 在线a人片免费观看 | 天天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不卡AV网在线播放 | 午夜亚洲在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