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熱點背后
軍隊抗疫題材美術作品《為了人民》入藏軍事博物館
《為了人民》(局部) 工筆重彩 2020年 郭海榮 范向輝 于理 王亞非 李玉旺
本報訊(記者付裕)12月15日,軍隊抗疫題材美術作品《為了人民》收藏儀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軍地藝術工作者們積極創作軍隊抗疫題材作品,投身“藝術抗疫”。這些優秀的文藝作品記錄了白衣逆行、為國執甲的英雄義舉,講述了軍隊醫療隊員“愿用生命拯救生命”的抗疫故事,弘揚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它們不僅發揮著為時代畫像、立傳、明德的重要作用,還為中國夢、強軍夢提供了精神力量。
此幅工筆重彩作品《為了人民》高2.5米,寬4.5米,由郭海榮、范向輝、于理、王亞非、李玉旺5位畫家在疫情期間歷時半年創作完成。畫面以人民軍隊來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主線,分“聞令而動、火速馳援”“勇挑重擔、敢打硬仗”“黨旗飄揚、黨員爭先”“攻堅克難、科學施救”“赤誠愛民、無微不至”“軍地協同、眾志成城”六個板塊展開畫面,藝術地定格和再現人民軍隊心系人民、胸懷大愛、勇戰疫情、不怕犧牲的場景。創作團隊盡可能深入體驗感受疫情一線的工作生活狀態,采用有跡可循的場景組織畫面構成元素,再現裝備建設成就和官兵精神風貌。通過搶救重癥患者、關注輕癥患者、研究探討病情、治愈出院道別等畫面,展示緊張忙碌的景象、嚴求實致的作風、周到細致的態度和濃厚熾烈的軍民魚水情,緊扣《為了人民》的主題。該畫作曾于抗疫特別節目《致敬!時代楷模抗疫英雄》中作為背景作品首次亮相。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館長李洪軍表示:“主創團隊敏銳聚焦軍隊醫療隊赴武漢抗疫主題,巧妙選取了出征、抗疫、凱旋的動人畫面,生動刻畫了人民子弟兵的偉岸形象,讓每個人都能體會出他們對抗疫偉大斗爭的深刻思考,感受到他們對抗疫一線官兵和醫護工作者的崇高敬意,鼓舞于他們作為新時代美術創作者的情懷和擔當。我想,正因為這些,他們才用心、用情、用功地創作出了這樣的優秀作品。未來,我們期待更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們從人民軍隊的強軍實踐和光榮歷史中汲取營養、發掘主題,把更多有靈魂、有溫度的精品力作帶給軍博,讓更多的人從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內蒙古烏海市副市長武也文說:“主創團隊緊緊圍繞軍隊支援湖北抗擊疫情這一感人至深的重大題材,克服諸多困難,最終創作完成融政治性與藝術性于一爐的精品力作《為了人民》,濃墨重彩地展現了人民軍隊的英雄品質,也展現了當代藝術家成為時代風氣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的責任與擔當。希望主創團隊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植根現實生活,緊跟時代潮流,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為了人民》主創畫家郭海榮在儀式上介紹了創作過程和思考。她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全國各地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緊急馳援,特別是軍隊醫護人員,哪里任務最重就出現在哪里,讓我深刻感受到了軍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赤膽忠誠和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醫護人員的無私大愛讓我們動容,所以就特別想把疫情最嚴峻時刻軍隊醫護人員展現出的真善美和人性的光芒通過畫面記錄下來。”春節剛過,主創團隊成員就各自在家隔離,每天收集報道素材,通過視頻會議商量、探討,并采納專家意見,完成前期創作草圖。之后在嚴格的防控措施下陸續在北京集合,在一座封閉的大廈內集中精力創作,數易其稿,少眠少休,歷時半年完成創作。“這幅畫作是我和團隊從事繪畫藝術生涯中第一次創作軍事題材作品,是對精神和靈魂的一次滌蕩。”郭海榮說。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軍隊 抗疫 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