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熱點背后 政協歷史 奇聞軼事 軍事歷史 口述歷史

首頁>春秋>口述歷史

呂鳳子畢生矢志辦學

2020年12月24日 09:33  |  作者:周惠斌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呂鳳子(1886—1959)是20世紀上半葉我國著名的書畫家、藝術教育家,一生淡泊名利,不求聞達,自言只做了畫畫、教書、辦學三件事。張大千晚年稱頌他:“呂鳳子的才華真高,但是他生性卻很淡泊,簡直到了不食人間煙火的地步。要是他稍微重視一下名利,他的名氣會大得不得了。”

呂鳳子

呂鳳子

教書辦學兩袖清風

呂鳳子出生于江蘇丹陽,自幼聰穎,天資過人,3歲習字,4歲誦《論語》,5歲上私塾,15歲考中秀才,人稱“江南才子”。1907年,考入南京兩江優級師范學堂,從此開啟了書畫創作和藝術教育的人生之途。

1910年,呂鳳子在上海創辦了我國最早的美術專科學校——神州美術院。1912年,他捐獻家產,創辦了丹陽第一所女校——私立正則女子學校(1925年更名“正則女子職業學校”),成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發軔者。辦學期間,每遇資金短缺,他創作書畫、拿出稿酬,傾囊而出,以資校用。1914年,他編著出版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最早的創作專著《風景畫法》,以及《人間美》《自在畫1-3》《中等學校水彩畫貼1-4》等,填補了當時美術教材的缺失。

抗戰爆發后,呂鳳子在重慶璧山縣興辦江蘇省正則職業學校蜀校(1938年)、私立正則藝術專科學校(1942年),并于1940年出任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前身)第三任校長,培養了諸如朱德群、吳冠中、李可染、趙無極、劉開渠等一大批美術大師,在美術教育史上著寫了流光溢彩的一頁,被譽為中國美術界的“百年巨匠”。

抗戰勝利后,呂鳳子將整修一新的校舍無償捐贈給璧山地方政府。1946年秋,他回到丹陽,在廢墟上重建正則學校,包括小學、中學、職校、藝術專科,構建了完整的教育體系,積極踐行自己“培養人才須從小開始”的教育理念。1951年,他第二次把全部校產毫無保留地捐獻給故鄉人民政府。此后,擔任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教授、江蘇師范學院藝術系主任、江蘇省國畫院籌委會主任委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等職。

呂鳳子篳路藍縷,從事教育事業凡50年,薪火相承,樂育英才,三次建校,兩次捐獻,充分凸顯了他的高風亮節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得到了毛澤東同志的高度評價:“呂鳳子先生矢志辦學,精神可嘉。”

呂鳳子《四阿羅漢》

呂鳳子《四阿羅漢》

同學張大千學生徐悲鴻

呂鳳子學書畫、教美術,卻不以書畫家著稱,更鮮為人知的是,他是徐悲鴻的老師、張大千的同學。

早年,他和張大千是兩江優級師范學堂圖畫手工科的同窗好友,師從李瑞清、蕭俊賢學習書法和國畫,同時在日籍老師的指導下,系統學習素描、水彩、油畫等西畫課程和繪畫理論。1940年春,張大千遠道前往璧山,專程看望在那里辦學的呂鳳子,建議他賣畫為業,改善生活,又熱忱幫助他在成都舉辦個人畫展。畫展結束,共得訂購款5000余元,但他分文未留,全部用作辦學經費,更沒有把繪畫作為謀生的手段和職業。張大千因此感嘆道:“呂鳳子人品高尚,淡泊名利,與世無爭,一心辦教育,為人師表。”

1912年,年僅17歲的徐悲鴻來到上海學習西畫。在朋友的引薦下,呂鳳子古道熱腸,不僅為徐悲鴻提供了在神州美術院免費進修的機會,還親自指導他學習素描。1927年,徐悲鴻從法國留學回國,呂鳳子舉薦他到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擔任西畫組教授,課余時間還悉心教他學習國畫技法。徐悲鴻后來取得了卓越成就,但見到呂鳳子,總是恭敬不已,言必稱老師。

1929年,法國巴黎籌辦世界博覽會,廣泛征集用于展覽的美術作品。徐悲鴻獲悉后,請呂鳳子參展,被婉言謝絕。徐悲鴻就從藝術系的書畫展覽室內悄悄取走呂鳳子的《廬山云》,寄到巴黎參加展覽,結果在1931年榮獲巴黎世博會中國畫一等獎,為中國畫在國際上贏得了聲譽。

呂鳳子書法手札

呂鳳子書法手札

書法“鳳體字”繪畫“羅漢圖”

呂鳳子于書畫、篆刻、美術理論皆造詣精深,是“新金陵畫派”最重要的開創者之一。1928年,他被聘為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國畫組主任、首席教授和畫學研究員,并且是第一個入選《大英百科全書》的中國畫家,徐悲鴻譽之為“承歷世傳統,開當代新風,三百年來第一流”。

蒙學之初,呂鳳子即隨書法家殷墨卿學習書法,1909年師范畢業后,正式成為書法大家李瑞清的入室弟子,深得其精髓神韻。呂鳳子的書法出入鐘鼎漢隸,四體融合,篆隸相參,個性獨具,人稱“鳳體字”,備受矚目。

呂鳳子繪畫功底扎實,山水、人物、花鳥兼擅,尤以人物畫為最,有“人物畫宗師”之稱。其人物畫包括早期的仕女圖(曾出版《鳳先生人物畫冊》《鳳先生仕女畫冊》),后期的現實生活圖、詩意圖和羅漢圖。其中,羅漢圖最負盛名,通過佛教故事寓意社會現實,造型古拙,線條流暢,嬉笑怒罵,形神兼備,誠如他自己所言:“我畫羅漢不是畫肥頭大耳背抱仔的羅漢,而是畫鐵骨錚錚的羅漢。”

抗戰時期,呂鳳子以寫實風格創作的《流亡圖》《敵機又來矣》等作品,在繼承傳統書畫藝術的基礎上,充分汲取西洋美術構圖、透視、色彩之長,以簡潔明快的線條描繪人物,刻畫細節,寄寓了對侵略者的刻骨仇恨,曾送往蘇聯展出。《四阿羅漢》在1943年重慶第三屆全國美展中,榮獲唯一的一等獎,轟動畫壇。畫面上,前面兩個阿羅漢,一仰一俯,一悲天一憫人,神態可掬;后面兩個口中念念有詞,似在爭辯,又若有所語,相視而笑,風格鮮明,極具律動感。畫上題跋:“羯來聞見,彌觸悲懷,天乎人乎?獅子吼何在?有聲出雞足山,不期竟大笑也。”表達了作者借救世濟民的阿羅漢之形之態、之神之情,針砭時弊,諷喻時局,反映了對百姓苦難生活的悲憫之情,立意深邃,耐人尋味。

(作者系上海市崇明區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呂鳳 鳳子 辦學 美術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在线 | 思思re久久精品66在热线热 | 永久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动漫卡通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一区高清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