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粵港澳黔推動刺梨、皂角產業創新發展
中新網廣州12月24日電 (蔡敏婕 秦佩琪)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指導的“粵港澳黔刺梨·皂角產業創新聯盟啟動儀式”24日在廣州舉行。
當天,貴州省科學院、廣東省南山醫藥創新研究院、香港大學蘇國輝院士團隊、澳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一濤教授團隊、嶺南現代農業實驗室與廣藥集團正式成立粵港澳黔刺梨·皂角產業創新聯盟,加速推進科研與成果落地。
據了解,粵港澳黔刺梨·皂角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后,將通過加強刺梨有效成分的研究,為后續刺梨功能性生物醫藥原料和刺檸吉系列產品的開發提供指導,同時為刺梨原料控制、工藝優化、產品質量控制提供科技支撐;還將針對皂角米的營養價值,繼續加強開發工作,并將研究皂角生物農藥產品的開發,為當地脫貧致富開拓新思路。
會上,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黃斌民表示,粵港澳黔刺梨·皂角產業創新聯盟的成立,能融合粵港澳產學研的資源,拓展粵黔扶貧協作新領域。
此外,會議還發布貴州刺梨、皂角全成分檢測及功效研究成果。
刺梨產業、皂角產業作為貴州省的優勢產業及廣東省對口幫扶貴州畢節地區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發展基礎相對比較薄弱。為改變這一現狀,廣東以科技為引領,加大刺梨產業的合作與投入力度。
根據粵黔兩省的安排部署,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組織嶺南現代農業實驗室與廣藥集團聯合進行刺梨全成分檢測、功效研究及綜合利用研究;組織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農科院等單位加強刺梨、皂角的科研開發。4月,由鐘南山院士領銜,廣藥集團與貴州省呼吸疾病研究所共同成立“刺梨防治呼吸疾病產學研聯合攻關組”。
目前,多個科研項目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其中,“刺梨防治呼吸疾病產學研聯合攻關組”研究顯示,刺梨鮮果與干果的化合物主要成分基本相同,除維生素C外,還含有黃酮類、氨基酸類等功能性成分。
華南農業大學天然農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研究表明:皂角米的加工副產物含有殺蟲、殺菌活性成分。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刺梨 皂角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