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全國政協委員李香菊:
2021年要把財政支出用在刀刃上“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21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為我們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實現‘十四五’開好局提供了重要遵循。”全國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教授李香菊表示。
在李香菊看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理念思路、形勢判斷、財政貨幣政策實施以及八大重點任務的部署等方面都有新變化和新亮點:一是體現系統理念。從系統論出發不斷優化經濟治理方式,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和最優解。如,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系統觀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二是形勢判斷準。今年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但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復蘇不穩定不平衡,疫情沖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要辦好自己的事,堅持底線思維,提高風險預見預判能力,嚴密防范各種風險挑戰。三是宏觀政策更加務實。財政政策體現了與“十四五”期間的發展戰略目標相匹配,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特別是增加“不急轉彎”和“更可持續”,說明隨著中國經濟復蘇,刺激性的政策必須根據形勢變化進行調整。
“近年來我國大規模減稅降費疊加新冠疫情等經濟增速下行,導致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債務攀升,必須平衡好減稅降費與財政可持續性的問題。明年將從大規模減稅降費轉變為完善降費政策,預計赤字率降低至3%以內。”對此,李香菊認為,財政政策的重要內容是統籌財政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其著力點轉變為財稅體制改革以及發揮財政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同時,財政風險主要體現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尤其是隱性債務風險。要提高風險預見預判能力,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同時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讓市場主體過好日子,將有限的財政資金放在支持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和改革等刀刃上。
編輯:秦云
關鍵詞:財政支出 李香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