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王軍:繼續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讓2020年“十三五”收官之年意義尤殊。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了解到,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以及艱巨繁重的稅收改革發展任務,各級稅務部門聚焦“優惠政策落實要給力、‘非接觸式’辦稅要添力、數據服務大局要加力、疫情防控工作要盡力”的“四力”要求抗疫情促發展,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
2020年前11個月,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23673億元,預計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5萬億元。“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超過7.6萬億元,累計辦理出口退稅7.07萬億元,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據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介紹,“十三五”期間,稅務總局連續第7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持續推進稅收領域“放管服”改革,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不斷提升稅收治理效能。
2016年,全國稅務系統以“改革·合作”為主題,深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推出國地稅業務一廳辦理、聯合進戶稽查、涉稅信息一次采集等10類31條措施,著力解決納稅人辦稅中的“痛點”“堵點”和“難點”問題,推動國稅地稅深度合作。
2017年,稅務總局相繼推出5類20項74條便民辦稅措施,持續升級納稅服務、稅收征管等10多個規范,著力改善稅收營商環境。
2018年,稅務部門全面落實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30條措施,進一步推進辦稅便利化改革。各級稅務機關下大力氣破解企業“注銷難”問題,當年僅第四季度就有超過88萬戶納稅人享受了稅務注銷“免辦”和“即辦”服務。小規模納稅人自開專票試點和取消發票認證范圍“雙擴大”惠及1100萬戶納稅人。世界銀行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我國納稅指標排名比上年提升16位。
2019年,稅務部門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把市場主體的活躍度保持住、提上去”的優化營商環境要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發展軟環境。按照全國稅務工作會議要求,全年推出4批36條便民辦稅繳費措施,稅務注銷“免辦”和“即辦”比例達到85%以上,全國無紙化退稅申報戶數、稅額占比均超過90%。
2020年,全國稅務系統深入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建成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體系,面向企業和群眾需求提供更加便利的稅費服務,以“戰疫情促發展 服務全面小康”為主題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推出4類24項76條舉措,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幫扶企業復工復產,提高辦稅繳費效率,促進稅收營商環境更加優化。
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黨委書記、教授樊勇認為,“十三五”期間,隨著稅務部門“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和稅收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納稅人繳費人滿意度不斷提升、獲得感正在不斷增強。
王軍表示,2021年將進一步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促進完善現代稅收制度;扎實穩妥完成預算確定的收入任務,推動稅費收入質優量增;穩妥實施發票電子化改革,推進信息化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切實強化精確執法,增強稅務執法的規范性統一性;大力推行精細服務,提升便利化、智能化、個性化水平;科學實施精準監管,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深入推進精誠共治,在更高層次、更廣范圍推動形成多方協同治稅格局;持續深化稅務系統全面從嚴治黨,促進稅務干部廉潔從稅;進一步加強稅務干部隊伍建設,厚植向善向上良好氛圍、增強干事創業“六大能力”。
編輯:秦云
關鍵詞:王軍 減稅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