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法治>法治時評
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最高法將從這些方面發力
人民網北京1月20日電 (薄晨棣)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預防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關切。為推動未成年人保護事業發展,今天,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重新界定少年法庭的受案范圍,探索加強未成年人審判機構新路徑。
在少年法庭配備專門員額法官
未成年人審判被譽為“特殊的希望工程”。最高法審判委員會委員、研究室主任姜啟波表示,人民法院始終堅持貫徹“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幫助未成年罪犯悔過自新、重返社會。
姜啟波介紹,為深化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改革,厘清未成年人審判與刑事、家事審判的分工,此次發布的《意見》對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受案范圍作出統一、明確的規定,將與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預防關系密切的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及行政訴訟案件納入少年法庭受案范圍,以保證案件數量和審判工作的平衡,更有針對性的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要求,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應當確定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門人員,負責辦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對此,《意見》規定,堅持未成年人審判的專業化發展方向,加強組織領導和業務指導,加強審判專業化、隊伍職業化建設。最高人民法院設立未成年人審判領導工作機制,加大對全國法院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調查研究、業務指導。高級人民法院相應設立未成年人審判領導工作機制,中級人民法院和有條件的基層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況和需要,設立未成年人審判領導工作機制。地方各級人民法院要結合內設機構改革,充實未成年人審判工作力量,加強未成年人審判組織建設。
“從審判實踐來看,未成年人案件多數在基層法院,因此,《意見》提出,探索通過對部分城區人民法庭改造或加掛牌子的方式設立少年法庭,審理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確保未成年人依法得到特殊、優先保護?!?姜啟波表示。
記者注意到,《意見》還提出在少年法庭配備專門員額法官的新要求。要選用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法官負責審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采取措施保持未成年人審判隊伍的穩定性。
“侵害孩子者,必嚴懲不貸”
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屢屢引發社會關注?!白屒趾φ呤艿綉械姆芍撇?,是對被害人最基本的撫慰,是對社會關切最有效的回應。”最高法研究室副主任周加海表示,對每一起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人民法院都要通過依法嚴懲犯罪分子,充分彰顯對未成年人特殊、優先保護的政策精神,宣示“侵害孩子者,必嚴懲不貸”的態度立場。
審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僅要解決對被告人的定罪量刑問題,更要重視做好對未成年被害人幫扶救助工作。今天發布的《意見》規定,強奸、猥褻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及殺害、傷害、綁架、拐賣、虐待、遺棄等嚴重侵犯未成人人身權利的犯罪案件,可以由少年法庭審理。對此,周加海表示,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專業法官負責相關工作,能夠更好保障效果。
“在辦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過程中,人民法院應當加強同政府有關部門、人民團體、社會組織等的配合,對遭受犯罪侵害,特別是遭受性侵害或者暴力傷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及時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預、經濟救助、法律援助、轉學安置等保護措施,讓未成年被害人感受到司法溫度、社會溫暖,早日撫平創傷、走出陰影,回歸正常生活。”周加海說。
記者從最高法了解到,2016年至2020年,全國法院依法審理拐賣、猥褻兒童、組織兒童乞討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刑事案件24035件,懲處罪犯24386人;全國法院一審審結的涉及未成年人撫養、監護、探望等家事糾紛案件120多萬件。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從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綜合運用社會觀護、心理疏導、司法救助、訴訟教育引導等制度,依法給予未成年人特殊、優先保護。
必要時明確“特別殘忍手段”認定標準
未滿十四周歲的低齡未成年人實施的殺人、傷害、強奸等惡性犯罪時有發生。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比嗣穹ㄔ簩⑷绾螆绦泻媒档托淌仑熑文挲g的相關規定?
對此,周加海表示,人民法院將采取有效措施,從辦好案件和做好延伸兩個方面,準確執行好相關規定。一方面,要加強調查研究,強化對下指導。要嚴格、準確、全面地把握追究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刑事責任的適用條件和程序,該追究的依法追究,不能姑息輕縱;同時,也要切實貫徹好限縮、審慎的立法精神,防止不當適用。必要時,要通過出臺司法解釋或者指導性案例等方式,明確“特別殘忍手段”“情節惡劣”等的認定標準,以及有關案件刑罰適用的具體尺度,確保法律準確、統一實施。
另一方面,要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熊孩子”“問題少年”的出現。“這方面要做的工作更多、更難,同時也更有價值和意義?!敝芗雍1硎?,對未成年犯罪人,特別是低齡的未成年犯罪人,不能一判了之、一關了之,而是要認真做好教育、感化、挽救工作,讓他們重回人生正軌,防止他們再次危害社會。
周加海表示,人民法院要協同相關部門,督促有關家庭、家長依法履行監護、管教責任,對生活困難的兒童及時給予救助幫扶。要加強與中小學校的聯系,協助學校開設好法治教育課程,給有問題苗頭的兒童及時提供專業的心理疏導。要通過司法建議等方式,督促、支持相關部門強化監督,為未成年人營造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未成年人 審判 保護 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