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山東省政協委員臧永芝:
為“齊魯樣板”增光添彩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鍵,國家高度重視農業產業的發展。中央指出,振興鄉村的最終目標就是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長期與“三農”打交道的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綠鑫春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臧永芝對此感觸頗深。
臧永芝在濟寧市調研時發現,濟寧市農業產業發展水平較低,覆蓋面較窄,一體化、社會化、企業化程度不高,存在不少空殼村,農民參與度不高,富裕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她分析發現,農業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不足由于受多方面的制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農村人口文化素質不高,農業產業發展缺乏投入,農產品質量不穩定,農業產業基礎設施薄弱。
在推動鄉村農業產業發展方面,她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一是精準選定發展項目,推進標準和品牌化發展;二是探索多種發展模式,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三是著力改善農村農業基礎設施,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臧永芝結合自身企業實踐,特別提出了要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發展各種形式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抱團經營,解決種養戶“小而散”的問題。建立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整合農村土地、資金、人力資源,引入農業產業發展經理人,按照“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促進農產品結構上檔升級,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實現企業、農戶“雙贏”。
對于農業產業融合發展,臧永芝也有自己的見解,她認為發展現代農業不能割裂其與現代加工業、現代服務業之間的關聯。“要加強農業與休閑旅游、電子商務等產業深度融合,形成多業態打造、多主體參與、多機制聯動、多要素發力、多模式推進的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她還提出,要堅持以“延長生產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為關鍵,大力培育引進龍頭企業,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種、產、加銷”一體化產業發展格局。
臧永芝告訴記者,她將結合自身調研與實踐將自己的對于發展山東農業產業的建議形成提案,在即將召開的山東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提交,“聚智匯力,為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增光添彩。”
編輯:秦云
關鍵詞:齊魯樣板 臧永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