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美麗鄉村
酉陽山寨年味
我家鄉重慶酉陽土家族苗族山寨年味,特別值得咀嚼與回味。
大年三十下午,堂屋香龕下供桌上,給列祖列宗獻飯敬酒,焚送紙錢,點亮香燭,一串鞭炮院壩外當空“乒乓”歡跳,表明這家人諸事就緒,開始在火鋪上吃年夜飯。
火鋪中央,炭火紅亮,耳鍋沸騰,湯水翻滾,香氣撲鼻。老前輩端坐上面火鋪,晚生后輩穩坐左右及下面火鋪,一屋人依了長幼,圍火而坐,慢慢享用豐盛美食。年輕媳婦教導細娃第一箸好菜,一定要先敬上邊火鋪的祖父祖母或其他年長者:“爺爺奶奶,過年了,你們添福添壽喲!”年長者接進碗里,不忘夸獎一句:“乖!有孝心,好生讀書成個好角色!”娃娃答:“要得!”又把好吃的拈向父母碗里:“爸爸媽媽你們一年辛苦啦!”父母表揚:“曉得大人苦累就好,莫一天到晚玩手機,要做作業要讀好書哈!”娃娃答:“曉得!”
山寨傳統的孝敬文化,首先就在這溫暖的火鋪上,在這頓簡單而又豐厚的團圓年夜飯上看懂讀熟。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孝和敬重思想,延續了一個又一個的年,讓這年總也過不完,不斷地過下去,而且變得豐富多彩,有滋有味,充滿了無限生機、煙火味與凝聚力。
若是首次登門的女朋友,全家老少人人都要往她碗里拈菜,以示熱誠歡迎與尊重。面對冒冒一碗菜肴,未來的兒媳不知如何動口:“這么多怎么吃呀?”臉紅撲撲的,像熟透的紅蘋果一樣鮮艷可愛。“慢慢吃,慢慢吃!”質樸的勸慰,更勝山珍海味,叫人不吃自飽,不飲自醉。
細娃什么都挑,大人就笑著特別提醒:“莫吃豬蹄叉喲,小心二天叉跑老丈(難找對象)。”細娃犟嘴:“獻過的祭品要留給大人吃,細娃吃了說記性不好;這香香的臘豬蹄也要留給大人吃?大人不成了好吃狗?”大人說:“細娃不就成了好吃狗崽崽啦!”逗得一屋哈哈大笑。
傳統禁忌和講究,不得不尊,信與不信,權當扯談。老者說:“加菜,加菜!”坐在下方火鋪的年輕媳婦,看看鍋里沒怎么減少的食物,又見大家不怎么勤快的筷子說:“鍋里都吃不完。”老者說:“一樣加些,今年吃不完留在明年吃噻,要有吃有剩才好嘞!”年輕媳婦懂得老人這圖吉利的小小含義,象征性地把桌上的食物每樣舀點在大耳鍋里……全家越吃越熱和,越吃越開心。
年夜飯后,鄰居相互串門,前腳尚未邁進門坎,祝福先飛入家門:“過鬧熱年呀!”主人謙答:“鬧熱年在你家喲,快請上火鋪向火!”倒杯苞谷燒,捧上好煙葉,端上核桃板栗糖果花生,還有剛煎炸好的黃黃的圓圓的香香的油粑:“吃嘛,吃嘛!”來客說:“脹得像羅漢了,哪個吃得下?擺哈龍門陣。”留守老人講后山野豬的瘋狂,修路接水改電的精準扶貧;后生說山外打工的不易,疫情的嚴防……交流一年來的見聞與感想:“還是咱這山蓋蓋上安逸,像住公園別墅,柴方水便空氣好!”但過了年,依舊要選擇吉日出遠門,自駕車擠火車坐大巴乘飛機,利用各種交通工具出行找錢。
火鋪大火燎得人直往后退,背貼板壁,熱汗直冒,老者還在吩咐:加柴!加柴!干棒棒塊子柴,嗶叭炸響,把人的油都快烤出來了……山寨年味,香香的,如一塊鮮紅的瘦臘肉,越嚼越有滋味,越嚼越有回味。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山寨 年味 酉陽 火鋪 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