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美麗鄉村
無論在哪,好好過年
今年,我們就地過年、降低流動過年、加強防控過年,這些是在用實際行動為今后的健康和平安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此刻,無論你是選擇就地過年,還是已經返鄉,無論是堅守在工作崗位,還是守護在家,無論在哪,都要好好過年。
百節年為首。明天,我們將進入辭舊迎新的歲除之日,迎來新歲更生的春節之時。過去的一年,我們“硬核”抗疫、復工復產,我們戰勝貧困、端牢飯碗……總之,過去的一年,不容易,也不平凡。終于,我們即將度過年關。
今年的春節,又將是一次特殊的節日。如果說去年此時,我們面臨的是恐慌和未知,但至少還和家人在一起。那么今年,我們當中有很多人將在他鄉度過這令人難忘的日子。
今年過年,我們用新的方式相守。過年,不只是意味著除夕和春節這些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還意味著這些日子里的團圓和相聚。往年,“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如潮的春運意味著大家開始把思念、收獲和心意塞滿大包小包。無論人潮涌向哪個方向,都是家的方向。為了這一刻,我們年初背上行囊,一年中努力工作,年末不惜“人在囧途”。可是今年,年底的問候從“什么時候回家”變成了“過年還回不回家”,為了配合疫情防控,很多人積極響應號召就地過年。但不必覺著這一年的期盼落空,隨著科技的發展,大家可以“見屏如面”“云上過年”,只要心在一起,就是一家人的團團圓圓。
今年過年,我們更加期待除舊布新。年關,意味著經歷了一年中的一個個坎、一道道關之后,拂去舊年的塵埃,迎接新的生活。今年的年關,需要每個人齊心協力共同度過。從宏觀角度來說,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一方面加速了世界局勢的變動,另一方面也給經濟穩定增長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經過一年的艱苦抗疫,臨近過年,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蔓延,我國仍面臨較大的防疫情輸入壓力。春節假期非必要不流動,有利于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有利于全社會的穩定發展。從微觀角度來說,在快與慢攪動在一起的局勢下,過去的一年,很多人都經歷著焦慮和不安,迫切需要過年回家看看老小、充充電。但是,今年我們很多人選擇用從未有過的特殊方式度過,用個人一時的分別,換來千家萬戶更加長久的相聚。“特殊”,就意味著不同尋常,也意味著并非常態。我們共同響應,用特殊的方式度過年關,就是和整個國家共同渡過抗疫這一大關。
今年過年,我們一起祈福求安。去年春節,突如其來的疫情和舉全國之力的抗疫行動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以生命赴使命的責任擔當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分量。在民俗意義上,過年是一個驅邪攘災、納福祈年的節日,我們用放爆竹、貼春聯等形式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平安百福。今年,我們就地過年、減少流動過年、加強防控過年,這些是在用實際行動為今后的健康和平安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為了健康,為了平安,我們希望,無論在哪兒,都要好好過年。
在外的游子,我們風雨同舟。雖然不能回家,但是要相信,人在哪兒,家就在哪兒。而且,不只是你一個人在城市里堅守,我們還有同事,有朋友,有千千萬萬在城市里打拼的人。不妨趁此機會,休息一下,看一看你一直在建設、服務的城市。同時,企業要真心實意、政府能全心全意地幫助外地務工人員安心就地過年,通過送溫暖留心、強政策留崗、穩生產留工、優服務留人,鼓勵引導農民工等務工人員留在就業地過年,加強就地過年人員生活保障,做好就地過年管理服務,保障就地過年人員工資休假等合法權益,積極營造就地過年良好氛圍,讓外地務工人員留得下、過得好、穩得住。
返鄉的人們,一定要保證安全。從春運開始,相關部門和單位以及每個返鄉的人都在面臨“大考”,即便此時,也依然還有人在路上。個人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春運期間配合工作,做好個人防護,遵循屬地政策,返鄉之后盡量減少流動或參加聚集性活動。各地要制定科學、精準的防控政策,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溫度。同時,充分發揮農村基層組織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進一步落實落細農村疫情防控措施。
在家的親人,我們一同守候。老人和孩子一年來最期盼的就是年節里與歸來的親人團圓。針對今年的特殊情況,要理解,更要支持,我們彼此想念,也終將見面。家人們要好好過年,家人順心了,游子在外才能安心。但是也要看到,與豐富多樣的暖心留人過年“大禮包”相比,一些地方關愛留守老人和兒童的政策與行動還需加強。因此,各地應盡快組織鎮村工作人員、志愿者等,加強對有外出務工人員無法回家的家庭進行走訪和陪伴,針對問題給予關懷和幫助,比如幫助留守兒童通過視頻通話等方式與父母及其他監護人保持密切聯系、為有實際困難的留守老人送去溫暖,同時也要注重對這些留守在家的人進行心理疏導,用愛溫暖這個特殊的春節。
此刻,無論你是選擇就地過年,還是已經返鄉,無論是堅守在工作崗位,還是守護在家,無論在哪兒,都要好好過年。我們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庚子將過,實“鼠”不易,來年辛丑,我們“牛”轉乾坤。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過年 疫情 防控 特殊 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