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美麗鄉村
郝佳的“好佳”生活
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這句話用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白腦包鎮召灘村的郝佳身上再合適不過了。37歲的郝佳一大早就和妻子郝慧到自家的牛棚里喂牛,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郝佳的房子寬敞明亮。金黃的玉米粒堆放在院內,在陽光照射下閃著金光。
讓記者沒想到的是,眼前這個踏實能干的農民,曾是“光棍貧困戶”。如今的他,不僅脫了貧,還有了伴侶。
“媽,我把媳婦娶回來了……”2019年冬天,郝佳終于娶到了自己心愛的姑娘,迎來幸福生活的背后,也曾有不少辛酸。這得從郝佳的父親患病說起:2014年,郝佳的父親患了重病,高昂的醫療費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但最后也沒把人留住,郝佳母親患有慢性病,也需要常年打針吃藥。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這個原本還算殷實的家庭陷入困境,生活的重擔全都壓在郝佳一個人身上。
“為給父親看病還欠了幾萬元的外債,母親的身體也不好,隔一段時間就得住院,那時家里的條件確實不好,雖然有人給我介紹過對象,但對方了解了我的家庭后,都不愿意和我交往。”郝佳回憶說。
為激勵郝佳振作精神、自力更生、脫貧致富,扶貧駐村工作隊多次上門了解情況,并和他一起商討脫貧方案。通過充分摸底分析,扶貧駐村工作隊決定對郝佳實施9000元的資金補貼,讓他購買四輪車用于農業生產,并實施奶山羊托管代養扶貧政策,年收益可增加1600元,在農閑時間,還可以從事村里環境衛生清潔工作,又能增加3750元年收入……幫扶方案提出后,郝佳非常激動,干勁十足。
自立自強是改變貧困的重要因素。為盡快擺脫貧困,憨厚淳樸的郝佳在村“兩委”鼓勵支持下,重振信心,一有時間就到附近有經驗的種植戶家里“取經”,農技專家入村培訓時,他更是次次必到,學得非常認真。
“郝佳踏實能干,雖然他的家庭發生了很大變故,但從來不氣餒,咱們扶,他自己也愿意干。”扶貧干部說。
勤勞帶來緣分。2019年經人介紹,郝佳認識了現在的妻子郝慧。談起自己的選擇,郝慧說:“選擇和他結婚,一方面是看中他踏實、對人好;另一方面他比較上進,能吃苦,和他在一起看得到希望,生活會有奔頭兒。”
“現在家里啥都不缺,你看,酥雞、丸子、扒肉條、糕、油餅都已經做好了,過兩天再買些糖和對聯,就能過年啦……”郝佳高興地說。
“2020年,我家毛收入有十萬多元,前兩天我又爭取了2萬元的小額貸款,準備再買15只母羊。有時想想人生恍如一場夢,6年前父親因病去世,我的生活一塌糊涂,現在生活一天天變好,我越來越有干勁了。真要感謝脫貧攻堅好政策,是扶貧政策的支持和干部的關懷,給我們家帶來了希望。”郝佳一邊準備年貨一邊說。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郝佳 生活 郝 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