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評論 藝文 閱讀 非遺 國學 人物 戲劇 國之瑰寶

首頁>文化>資訊

中國文化遺產保護遇新題 “文物醫生”吁建基礎研發平臺

2021年03月01日 13:44  |  作者:馮志軍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中新社蘭州3月1日電 “近年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不同材質文物的保護技術研發有序推進,一大批瀕危珍貴文物得到有效保護。但面對大量亟待保護的文化遺產,基礎研究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比珖舜蟠?、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蘇伯民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在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中,蘇伯民是為數不多直接從事文物保護的工作者。在西北大漠守護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近30年的他,近年提出“文物保護專業人才培養”“文物保護的專業性”等建議。而“依托敦煌研究院組建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則被其視為“迫在眉睫的事情”。

科技供給能力明顯不足,價值挖掘、病害機理、保護材料與工藝研發、預控指標等基礎研究相對薄弱,保護理論體系尚未形成……蘇伯民分析稱,目前中國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遺產大國地位不匹配,缺少文化遺產領域國家級的基礎研究平臺支撐,制約中國由文化遺產大國向文化遺產強國轉變。

“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中國官方組織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具備先進科研裝備的重要科技創新基地,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建設首個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對于提升中國文化遺產保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蘇伯民說。

事實上,中國政府近年已充分認識到建設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連續發文稱“加強科技支撐,建設文物領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統籌考慮建設相關領域跨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

作為中國管理世界文化遺產數量最多、跨區域范圍最廣的文博機構和世界最大的敦煌學研究實體,敦煌研究院成立77年以來,不僅多項創新研究在文物保護領域走在了中國前列,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文物保護與數字化關鍵技術,還培養了具有國際視野的文化遺產保護研究與實踐團隊。

“建議中國科技部依托敦煌研究院、蘭州大學文博單位和高校,布局建設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碧K伯民展望道,該實驗室將立足西北、面向全國、輻射絲綢之路,匯聚與吸納文化遺產領域頂尖人才,以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石窟寺、壁畫和土遺址等不可移動文物為主要研究對象,推動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文化遺產保護合作與交流,全方位展示絲路文化遺產精髓。

蘇伯民表示,該實驗室將最終建成“一帶一路”最有影響力的文化遺產基礎研究與技術創新基地,文化遺產保護人才培養和文化交流基地,文化遺產保護基礎理論和敦煌學研究基地。(完)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文化遺產 敦煌 國家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永久免费看AV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 色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精品 | 婷婷久久綜合九色综合 | 思思99re6国产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