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奚國富:
推進電氣化 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2020年我國發電量7.6萬億千瓦時,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為31.7%。預計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時以上,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將達到44%、實現碳減排1.4億噸。這一過程需要同步實施能源消費側電氣化。”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產業發展部主任奚國富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力推進電氣化,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的重要手段。
“按照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測算,我國電氣化水平應分別達到37%、70%。其中,2060年工業部門電氣化水平應達到69%,建筑部門達到80%,交通運輸部門達到53%。”在奚國富看來,我國電氣化水平仍有巨大發展空間。目前,我國終端電氣化占比約為27%。在能源安全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約束下,通過提高電氣化水平減少終端化石能源消費,進而減少碳排放是一條有效途徑。
奚國富表示,目前,在推進電氣化進程過程中存在政策頂層設計及支撐力度有待加強、技術創新和配套機制亟須突破和完善、市場環境和用能習慣仍需完善和培育等問題。
為此,奚國富建議:一是強化頂層設計,提升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在政策體系設計中加強用能電氣化的頂層設計、統籌協同,納入國家相關行業規劃和城市發展規劃。國家和地方政府分別出臺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專項政策,建立監督考核制度,將電氣化完成情況納入生態環保考核指標體系。二是加快技術裝備創新突破,提升各領域電氣化普及率。大力推進電氣化關鍵技術和裝備攻關,促進電能靈活高效應用,提高社會電氣化水平。同時不斷健全完善終端電氣化技術標準和行業準入制度,加強質量監管,提高新產品質量和可靠性,實現標準化、產業化、規模化,通過示范引領、復制推廣等舉措,加快新型用電技術推廣應用和設備的電氣化改造。三是完善市場機制和價格財稅政策,疏導電氣化成本。加快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完善電力市場化交易機制,健全能源電力價格形成和成本疏導機制,加快全國碳市場建設。將電價與碳排放成本有機結合,緩解清潔發展與電價成本之間的矛盾,實現碳減排與電氣化提升的協同推進。同時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終端智慧用電技術、業態和運營。推動構建促進清潔低碳的電氣化產業鏈,強化技術支撐市場服務,拓寬融資渠道。
編輯:秦云
關鍵詞:電氣化 碳達峰 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