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4日電 全國兩會召開前,和往年一樣,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別的委員們常在自發建立的微信群里積極主動地圍繞界別關注的問題進行探討交流。
2月28日,是個不尋常的日子。說不平常,是因為27日晚上、28日白天,大家從各大媒體上注意到——2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
作為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別的委員,我們深受鼓舞、倍感親切。委員們紛紛表示,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體現到開好兩會的實際行動中,結合履職工作實際,多建真言,多謀良策,推動我國社會保障事業行穩致遠,不斷前進。
2月28日下午4時52分,張巧利委員在微信群里發出信息:“各位委員,今年,我擬提交《關于多措并舉,切實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的提案》。不知是否有委員愿意聯名?”10分鐘后,于革勝委員響應,“我贊同,參加”。
隨后,王瓊、龍墨、杭元祥、上官新晨、孫力斌、莫榮、劉衛昌、王培安、諾敏、高曉笛等十多位委員先后表示贊同、參加,還有的委員回復,“好提案”……到了晚上11時18分,張海迪委員也在微信群里發出信息:“巧利,我同意!太忙,回復晚了”,還加了一個微笑的表情,表示“我參加”,并附上三朵“鮮花”。
一件提案在短短幾個小時內,甚至到了半夜時分,還能得到如此熱烈的反響,彰顯了委員們高度負責的履職擔當精神。多么難能可貴!
在這里,分享一下張巧利委員提案中的部分建言。
張巧利委員指出,雖然國家非常重視,但目前我國學生衛生工作及學生健康水平的現狀不容樂觀。一是學校衛生法律法規不健全,頂層設計不到位;二是學生健康問題嚴峻;三是學校衛生工作隊伍建設滯后。
張巧利委員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后,建議:首先,盡快修訂《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研究制定我國學校衛生事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完善學校衛生工作的法律保障和頂層設計。第二,加強學校衛生隊伍建設,配齊配強校醫。不斷探索創新適宜的校醫隊伍建設模式,切實解決校醫編制、待遇和職稱晉升等問題。第三,研究制定學校衛生工作評價體系。強化考核監管,形成常態化、經常化的學生衛生督查考核機制。
張巧利委員在建議中提出的措施很具體、很實在,具有比較強的可行性、可操作性,這可能是同界別的委員們不約而同表示贊同的一個原因吧。
28日晚上9時28分,遠在四川的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聾人協會主席高曉笛在微信中給我發來兩件提案——《關于加快公共交通適老化進程的建議》和《關于加強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交流看法,并附上了調研時拍攝的一些照片和說明,共12條圖文信息。一位殘疾人委員,為了提出好提案如此認真,讓我真切感受到了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別委員的可愛可敬之處。
夜深了,我們界別的一些委員依然在挑燈夜“戰”,為開好兩會做準備。他們這份熱情久久地在我腦海中翻滾著。
因搶救學生而失去雙腿的張麗莉委員就是其中一位。幾天前,她就在網上將自己準備帶到兩會的《關于“進一步保障兒童罕見病患者等重點人群的基本醫療權益”的提案》發送給同界別相關委員,聽取意見,探討交流,表示要把提案寫得更精準、更實在、更可行。(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原駐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