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林儀)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我們舉全國之力實現了這一目標。國務院扶貧辦、財政部等部委聯合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扶貧資金使用的規定,但由于形成扶貧項目資產的扶貧資金數量大且來源廣泛復雜,對于所形成的扶貧未有一個明確的管理辦法,出現了一些扶貧資產管理不當等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州市委會主委于欣偉指出,這些問題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扶貧資產管理尚未實現全過程監管,責任難追溯;扶貧資產登記不全,扶貧資產家底不清;資產權屬不清,扶貧資產管理不規范;管護制度和績效考評的缺失,導致扶貧資產管護責任不明。
“區塊鏈技術提供了一種在不可信網絡中進行信息于價值傳遞交換的可信通道,是構建數字社會信任基石的底層技術,具有天然的不可篡改、可追溯特性。”于欣偉認為,基于區塊鏈技術可以將扶貧資產管理的各個環節,包括開始環節、中間環節和結束環節等信息上鏈,實現對扶貧資產的使用進行監督,實現對幫扶對象和資金的全程監管,使監管過程透明化、智能化。
為此,于欣偉建議國家鄉村振興局牽頭,會同財政、審計、紀檢監察等部門,研究出臺基于區塊鏈技術進行扶貧資產管理的具體政策、技術標準和監管內容;成立扶貧區塊鏈實驗室,依托國內區塊鏈領域優勢高校進行建設,統籌開展自主可控的扶貧區塊鏈技術攻關、系統研發、應用實踐,打造面向全國、高效、公平、透明、易監管的扶貧資產區塊鏈平臺。于欣偉還建議對部分地區進行先行先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區塊鏈扶貧技術體系,支撐區塊鏈技術系統平臺在全國各地扶貧資金管理中的推廣應用。
于欣偉說,基于區塊鏈技術進行資產登記,對扶貧資產的涉及方按利益劃分群體,依據區塊鏈的多中心化特點,讓監管部門和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相互制衡,在資產狀況發生變化時,確保扶貧資產的產權、責任、利益的清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