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 孫琳)“由國家新聞出版署牽頭,建設‘新中國出版物數字資源總庫’。”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建議,摸清新中國出版物數字化的基本情況,以中國版本圖書館館藏為基礎,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所有未數字化的出版物進行數字化加工。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出版的圖書超過800萬種,期刊1萬多種,報紙幾千種,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出版物資源中心,但是,這些資源相當大的部分是以紙介質方式存在的,特別是改革開放前的出版物多沒有數字版本;許多企業或機構分別進行數字化并提供社會應用,數字資源分散與重復,不便于讀者使用;版權問題沒有徹底解決,一些數字化出版物存在侵權現象。
魏玉山建議建立數字版本繳送制度,要求各出版單位在送交紙質版本出版物的同時,提交數字版本。建設統一數字閱讀平臺,為讀者提供不同方式的數字閱讀服務。
魏玉山認為,建設出版物數字資源總庫可以帶來三個方面的好處:一是有利于各種出版物的長期、永久存在,現代紙的壽命有限,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出版物,特別是報紙、期刊等新聞紙出版物壽命更短,用數字方式存儲,可以長期存在;二是有利于解決早期版本藏而不用的問題,紙質出版物由于受到材質影響、物理空間限制,許多出版物不能借閱使用,或使用范圍有限,進行數字化處理后,可以使出版物在更廣闊的時間、空間上使用,發揮出版物的歷史價值;三是統一現有數字資源分散、重復、版權不清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