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何曉勇委員在分組討論會上發言。 范文杰 攝影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9日電(張倩 本報記者 范文杰)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何曉勇向大會遞交了《關于支持民營企業提高供給質量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提案。他認為,“十四五”規劃擘畫出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民營企業需要更多的發展機遇。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民營企業在自主創新、拓展有效投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等方面的不足依然凸顯,如何在新發展階段,激發民營企業發展活力、培育民營企業發展優勢、增強民營企業發展動能,是民營企業加速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所在。”何曉勇建議,充分利用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和完備產業體系優勢,通過政策延續、金融扶持、簡化審批等方式,健全鼓勵就業、促進就業相關政策,加快形成民營企業帶動就業新格局。
“40多年來,民營企業抓住改革開放初期各種商品與服務短缺的歷史機遇,從針頭線腦開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現實需要,在繁榮經濟社會的同時,發展壯大自己。如今,新時代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不斷拓展、品位不斷提高、消費日益升級,廣大企業只有繼續銳意進取,不斷開拓創新。”何曉勇認為,應改善傳統消費模式,鼓勵民營企業通過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培育出新的消費增長,推出更多符合國內消費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務,激活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的源頭活水。同時,支持民營企業在裝備、技術、經營管理、商業模式等改革創新,推進設備換芯、機器換人、生產換線、產品換代,增強產業鏈供應鏈可控能力。
民營企業如何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機遇?何曉勇這樣思考:要發揮民營企業機制靈活、市場應變力強等特點,開展國際合作,為民營企業高度參與產業鏈供應鏈布局牽線搭橋。“鼓勵民營企業以集群抱團的方式嵌入全球產業鏈中,并通過民營企業家為主體的海內外商協會整合作用,聯系、吸納海內外更廣泛的行業和產業,積極促進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他說。
為支持、鼓勵民營企業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承擔重要的歷史使命,何曉勇建議,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調動民間資本投資的積極性,合力形成新發展格局中市場主導的投資內生增長機制。一方面加快完善市場規劃體系,推動區域市場整合,加大民營資本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投資比重,鼓勵民營企業積極融入科技強國、鄉村振興等戰略布局,引導參與其上下游產業鏈和生產配套,著力打通制約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的大循環梗阻,使企業“能投資”。另一方面,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和信用聯合懲戒機制,形成長期穩定發展預期。
“同時,應給與民營企業足夠政策保障,進一步方便準入,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增強民營企業發展信心。”何曉勇表示,構建新發展格局,對民營企業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和決策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相信廣大民營企業一定能把握時代大勢,靠深厚“內力”闖出新的天地,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不竭動力,助力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